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不要命了?一首《理想三旬》还不够?! (第1/2页)
这时,直播间弹幕的氛围也平静了不少。 “其实挺矛盾的,作为顶流的陈远,明明应该和喧闹,狂热,电音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可偏偏陈远的民谣就是让人感受到一份安静的力量。” “他的歌声带着不符合他年纪的沧桑,又有某种如同秋风吹过的萧瑟和悲凉。” “却又不失他这个年纪该有的干净。” “说人话就是,好听!爱听!还想听!” 陈远的歌声在继续。 “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不动情的咳嗽,至少看起来” “归途也还可爱” “琴弦少了姿态” “再不见那夜里,听歌的小孩” 现场的喧嚣已经消失。 台下的观众们都下意识地随着音乐节奏摇晃起了双手。 他们已经逐渐沉浸进了《理想三旬》。 使用大师级唱功的陈远,搭配着音色“沧桑”,又是有感而发。 确确实实地散发出了能直达人心的感染力。 这时,即便不再现场的直播间网友,也多少被感染到了。 “相比于《画》和《南方姑娘》,陈远的这首《理想三旬》多了一份朦胧和诗情画意。” “他歌词里的画面不再连续,更像是有年代感的幻灯片一般,不断闪烁而过。” “可即便如此,他歌词所描绘的画面,依旧直观。” “陈远……确实适合民谣这条路。” “他要是继续走下去,真的……会成为民谣之王。” 相比于普通观众,一旁的歌手嘉宾,此时的评价就更专业一些了。 “陈远的气息很稳,他的发音完全跟在了调子上。” “更难得是,他在如此平静如同说话一样的演唱里,融入了浓烈到炙热的情感。” “就表现力上力来看,民谣其实很不适合万人以上的大舞台。” “陈远却生生用自己的歌声【统治】了观众。” “他真的才刚出道,以前没有过大型舞台表演的经验?” 大张为,郑君,阿信等等现场歌手,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们这些老一辈的歌手,其实都看不起顶流的。 在他们看来,所谓的顶流真的没一点含金量。 他们这些人无不是被舞台历练,经过了观众和岁月的洗礼,才走到了今天。 但好像…… 陈远和别的顶流真的不一样。 “时光匆匆独白” “将颠沛磨成卡带” “已枯卷的情怀,踏碎成年代“ 唱到这里,陈远如同随意,又像是有感而发的哼唱声响了起来。 “呜呜呜……” 没有声嘶力竭,像是贴着耳边的细语,仿佛是外婆在哄孩子睡觉的轻吟。 轻松,随意,亲切,又带着一点点…… 像是秋风吹起,枯叶飘飞落在了无人的街道。 这时,直播间的弹幕少了一半多。 直播间的这一半多的网友,都忘了发弹幕,情绪融入了《理想三旬》。 融入了陈远的歌声。 现场的观众更是一边晃动着身体,一边用压着的声音跟着“呜呜呜”地哼唱着。 他们没敢放声大唱,生怕惊动了这一刻的安静。 生怕惊扰了舞台上,只带着一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