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形意拳六艺: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鹰抓、猴相 (第2/2页)
灵、灵动等意思。歌诀云: 猴之天性最机警,行为举止神鬼惊; 声东击西人难料,正是心意真精神。 综上所述:要求我们在学练心意拳时,不管是养灵根而静心者,还是固灵根而动心者,我们对肢体动作的外部表现都要多方面的思考,深层次的探索。 情理之中研练、意外之时体现,才是真正的“心(形)意拳”。歌诀云: 综上所述六艺明,六合如一方为真; 祖师为此留妙诀,双把能醒梦中人。 顺序练对,三年必小成! 练习形意拳,首先应从三体式入手。 三体式不仅是形意拳的基本桩功,更是锻炼整体协调性的基础。 站三体式时,要求身体中正安舒,头顶项竖,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双腿微屈。 通过不断地练习三体式,可以培养出稳固的下盘功夫,为后续的拳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三体式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便可以开始学练五行拳。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核心拳法,分为劈、崩、钻、炮、横五种。每一种拳法都有其独特的动作特点和发力方式,要求练习者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力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通过不断地练习五行拳,可以逐渐提高拳法的威力,增强身体的爆发力和抗击打能力。 当五行拳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便可以进一步学练十二形。 十二形是形意拳中的高级拳法,包括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鲐、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形态和特性。每一种形态都有其独特的动作和发力方式。 练习者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形意的结合和神韵的表达。通过不断地练习十二形,可以进一步提高拳法的灵活性和变化性,增强身体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 形意拳的练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磨练和提高。 一般来说,练习形意拳三年可以达到小成,十年则可以达到大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练习者的拳法水平就已经达到了顶峰。相反,拳法的修炼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形意拳的精髓和要领。 崩拳最易犯的四种通病: 一:手高,崩拳打出后,要做到松肩坠肘,前臂水平,与胸口一样高,现在大多数人出手都高于胸,这样会造成肩部发紧,气血受制,很难练出速度,并且气会上浮,难沉于丹田。 二:折腕,崩拳握拳一定要在手掌自然伸展的条件下,将五指收回握紧,食指略突出一些,拳不可上下左右倾斜,否则击打实物时,手腕容易折断。 三:身体前倾后仰,练习崩拳最容易前倾或后仰,这都是劈拳没有练好的毛病。身体前倾属于坐胯但是没有塌腰;身体后仰属于塌腰了但是没有坐胯;所以必须做到坐胯塌腰,身形才能中正,下盘才能稳固,形正则气顺,胯松则稳固,不可不知。 四:扭胯合肩,崩拳出手时必须扭胯,肩部在相合的基础上,随着跨一起扭动。以肩带胯是错误的,要以胯带肩,并且要两肩相合。 这些要领是反复强调的,做到了可以事半功倍,体会崩拳之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