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 青衫才子惊四座** (第1/3页)
暮春三月的扬州城浸在杏花雨里,文昌桥头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十六岁的林川一袭月白襕衫,腰间悬着半旧的青玉环佩,正提笔在丈二宣纸上悬腕疾书。墨迹在细雨中竟不晕染,原是砚台里掺了松烟墨与犀角粉——这配方还是三日前城南墨斋掌柜特意送来的。 \"好!林公子这对联对得妙!\"茶楼上忽然传来清越女声。素色帷帐后探出半张娇颜,苏家小姐婉清握着缂丝团扇的手指微微发颤。她望着楼下那个挺拔如竹的身影,想起昨夜在书房看见他誊写《孙子兵法》时鬓角垂落的发丝,那缕乌发此刻正在春风里轻扬。 李平山在人群中冷笑,鎏金折扇敲打掌心发出脆响。他身后两个灰衣汉子悄然往前挤去,腰间短刀撞到旁人竹篮里的青瓷酒壶,叮当声淹没在喝彩里。林川写完最后一捺时,突然有醉汉踉跄着撞向书案,他手腕轻抖,狼毫笔尖在\"天下\"二字间甩出墨点。 \"林某献丑了。\"少年不着痕迹地退后半步,被墨污的宣纸随风飘起,恰好盖住醉汉袖口寒光。他转身向茶楼拱手:\"既蒙苏小姐谬赞,不妨以此墨点为题续作?\" 满街哗然中,那点墨痕在少年笔下化作展翅玄鹤,自云间俯冲而下。桥下乌篷船里,戴斗笠的老者轻咦一声,手中钓竿微颤,河面涟漪荡碎了倒映的刀光。谁也没注意醉汉袖中短刀已滑落河中,刀柄上刻着半枚残缺的虎头纹。 \"好一个'玄鹤振羽破九霄'!\"知府大人拍案而起,官袍上的鹭鸶补子跟着颤动。他身侧师爷却盯着林川腰间玉佩皱眉——那分明是七年前被抄家的林尚书府信物,当年他亲手给刑部差役指过路。 细雨转急时,林川婉拒了诗社邀约。巷口槐树下,苏婉清提着琉璃灯等他,灯影里簪头的南海珍珠晃得人眼花。\"川哥哥可知今日险...\"话未说完,忽有马蹄声自长街尽头传来,马上差役高喊着八百里加急文书,泥水溅湿了林川的袍角。 林府后院的梧桐叶落了满地,老管家福伯望着少爷房中彻夜不熄的灯火,将温好的参汤交给书童砚秋。更鼓声里,西厢房窗纸上映着翻动账册的剪影——那是三日前从当铺赎回来的田契,边角还沾着血迹。城南李宅却传来瓷器碎裂声,李平山看着密信在烛火上蜷曲成灰,信纸背面隐约可见\"春闱主考\"四字。 子时三刻,文昌桥下的乌篷船仍未离去。老者从鱼篓底摸出块令牌,月光照亮上面斑驳的\"玄\"字。他望着河心漩涡喃喃道:\"林家小子倒是块璞玉,可惜...\"话到半截突然甩竿,钓线缠住岸边柳枝一荡,人已消失在雨幕中,只留船头三枚铜钱摆成卦象。 次日清晨,林川在书房发现案头多了本《六韬注疏》,书页间夹着片湿漉漉的柳叶。砚秋说昨夜听见瓦片轻响,开门只见满地杏花。与此同时,李府侧门溜出个挑粪的杂役,粪桶底层藏着带血的短刀,刀柄虎头纹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后续之风云渐起 林川摩挲着那片湿漉漉的柳叶,心中满是疑惑,却也隐隐觉得,自己平静的生活恐怕即将被打破。他深知,腰间的玉佩以及近日发生的种种,绝非巧合,背后似乎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张开。 苏婉清忧心忡忡地再次找到林川,“川哥哥,昨日那些人来者不善,定要多加小心才是。我瞧那李平山对你似有敌意,不知他究竟意欲何为。”林川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婉清妹妹放心,我定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只是这其中牵扯复杂,我需谨慎应对。” 几日后,扬州城传出消息,春闱主考不日将至扬州,暂作停留。林川敏锐地察觉到,此事或许与近日的风波有所关联。尤其是李平山看到“春闱主考”密信后的异常举动,更让他觉得事有蹊跷。 与此同时,林川在整理家中旧物时,从一本古籍夹缝中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