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当酋长_第2615章 从无到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15章 从无到有 (第2/2页)

接下来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经过连年混战的乌干达那时候穷的是荡气回肠,这时候该发展经济了!

    那时候穆塞韦尼的乌干达是什么样呢?

    国库外汇储备是-2.54亿美刀。

    没错,是负数!而且通货膨胀率则高达240%!

    如果搞不好经济那就是另外一个津巴布韦!

    那么穆塞韦尼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再次学习龙国。

    建设‘乌干达特色市场经济’!严格贯彻‘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开始在乌干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并没有盲目引入市场经济,也是和龙国一样注重政府的引导和控制,坚定的制定符合乌干达国情的经济政策。

    从2010年开始,更是开始也制定‘五年计划’逐步发展。

    反正穆塞韦尼属实把‘借鉴龙国’这四个字给玩明 白了:从1991年以来,乌干达的经济每年增长率都在6%左右!妥妥的‘稳定发展’。2018年已经成为非洲第一大咖啡出口国,世界第八咖啡生产国。一个弹丸小国现在是东非第三大经济体(不包括埃塞)。

    但是!但是!但是!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现在乌干达的经济真的赶不上他们的小兄弟卢旺达。

    啥?乌干达经济体量几乎是卢旺达三倍?

    要知道乌干达五千万人口,卢旺达1千四百万。

    这么算的话就知道谁更有潜力的了。

    而乌干达经济放缓这口锅其实也能让穆塞韦尼来背。

    当时乌干达经济之所以能发展,是因为有一个稳定的政体。

    当时他们实施的是‘运动制政体’,在这个体制下允许政党存在但不允许他们活动,这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但是2005年的时候,迫于国际形势等原因,乌干达开始了多党制。然后问题就变得麻烦起来。

    比如说那个两次流亡的奥博特,他所在的政党就又活动了起来,还要上演一出‘恭迎王者归位’的戏码,想要奥博特再次回国执政。

    不过可能是老天爷怜悯乌干达人,奥博特在回国前他就因为肾衰竭死在了南非。

    但是他死了并不代表麻烦已经结束了。

    相反,麻烦变得更多起来。

    ‘多党制’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政党背后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如果他们代表的是国内利益还好,如果他们代表的是国外的利益呢?

    偏偏乌干达这些政党的背后金主都是外国势力!

    然后这个国家就变得古怪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