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顺其自然,不管了! (第1/2页)
听到太子裴元珺到访,镇国公一愣。 因为手握军权,为了避嫌,他们家从不跟皇子们来往。 就是防止被误解站队,引得景元帝猜忌。 对这位太子殿下,更是避而远之。 除了避嫌,还有就是单纯的看不上。 镇国公一直不明白,景元帝不是没有优秀的皇子。 为什么非要立这样一个,幼稚无脑的草包皇子为储君。 难道,仅仅是因为裴元珺是中宫嫡子? 但是太子可是未来的储君,关系到大楚将来的兴衰。 景元帝也不是拎不清的人,却做出如此决定,是在是令人费解。 不过,他是臣子。 既然君王执意如此,就算不看好裴元珺,他也无能为力。 只是对这位太子敬而远之,从不接触。 所以听门房说,太子登门求见,冷不丁地怔了一下。 不过,毕竟是一国储君,他是臣子,不能拒绝。 于是喊上长孙安国,跟他出门迎接,将人让到了会客厅。 七七看着外祖父带着大表哥离开饭厅,心中想着娘亲对外祖家的介绍。 镇国公之所以只带了安国,出门迎客。 因为他是镇国公府的世孙,下一任的镇国公。 镇国公的爵位,不是世袭罔两,只能传承三代。 本来世子是大舅舅安赤离,但是已经在十几年前阵亡。 当时与北蛮一战,安家六兄弟,只有五舅舅安青离一人生还。 回京后,办完兄弟几人的丧事。 当时重伤的镇国公,唯恐自己伤势恶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 于是就想,将身后事提前安排好。 就要将世子之位,传给五子安青离。 哪知道安青离断然拒绝,说世子之位是大哥的。 就算大哥阵亡,还有侄子安国。 这次,他之所以能够不死,也是大哥在两军阵前,拼死替他挡了一箭。 他绝不能抢了大哥的爵位,否则心中有愧。 所以,他提出,立侄子安国为世孙。 待镇国公去了,安国直接袭爵。 就算安国年纪小,他这个当叔叔的,也一定全力扶持。 镇国公一听,也觉得可以。 这样一来,不止成全了安青离的兄弟之情。 其实他们家,无形之中还占了便宜。 因为本来这爵位,只能传承三代。 过了三代,就不是公爵,而是侯爵了。 自此后,三代一降。 要是子孙不争气,爵位早晚有一天会被收回。 可要是安国袭爵,只能算第二代镇国公。 这样,就算安国的儿子袭爵,也还是公爵之位。 于是就跟景元帝请旨,当时只有三岁的安国,就成为了镇国公世孙。 待镇国公百年,可以直接袭爵。 安国既是世孙,又是嫡长孙,是哥哥。 自小就肩负着振兴公府,照顾弟弟们的重任。 所以自小就被镇国公带在身边教养,学习待人接物,增长眼界。 好在他性格沉稳,少年老成。 十几岁的时候,就可以独当一面。 外界对他的风评很好,也只有在家人面前,才会表现出真正的个性。 他是武将之子,很想跟父亲叔叔们一样,上阵杀敌。 只是国公夫人被当年的事情吓着了,所以态度强硬, 严令八个孙子,一个也不许参军。 更是给大孙子安国,早早的就定下了亲事,是许翰林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