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靠麻辣烫发家_识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识字 (第1/2页)

    天刚蒙蒙亮,陈新就已经起身,开始为新一天的麻辣烫生意做准备。逢双是镇上的赶集日,人流量大,生意肯定比往常更火爆,他特意多准备了些食材。

    爷爷也早早起来了,主动提出去镇上帮陈新的忙。“今天人多,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我去给你搭把手。”爷爷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帮陈新把装满蔬菜箩筐。

    两人来到镇上,集市上早已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各种摊位琳琅满目。陈新和父亲赶忙找好位置,迅速支起麻辣烫摊。陈牧他爷爷负责招呼客人、收钱找零,陈新则专注于煮麻辣烫,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热气腾腾的麻辣烫一碗接着一碗端出去,香味飘散在集市的各个角落。

    陈新和陈牧爷爷刚把麻辣烫摊支好,热气还没冒起来,就有客人围了过来。一位头发花白、叼着旱烟袋的大爷凑到跟前,眼睛盯着锅里翻滚的汤底,大声问道:“小伙子,这一碗麻辣烫咋卖啊?”

    陈新连忙笑着回应:“大爷,一碗五毛钱,您随便挑喜欢的菜。”

    大爷撇了撇嘴,把旱烟袋从嘴里拿出来,在空中摆了摆,说:“哟,能不能便宜点啊,给我小孙女买的,她可馋这口了。”

    陈新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见“噗通”一声,大爷手里的旱烟袋掉进了汤锅里。大爷眼睛瞪得溜圆,着急地伸手去捞,身子一歪,差点把摊子掀翻。周围的人见状,哄堂大笑起来。大爷捞起湿漉漉的旱烟袋,尴尬地挠挠头:“哎呀,这可咋整。”

    陈新一边憋着笑,一边安慰道:“大爷,没事儿,我马上换一锅新汤。”

    这时,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趁陈新收拾锅的功夫,偷偷溜到摊位前,伸手抓起一大勺辣椒就往新锅里倒。陈新一转身,看到锅里通红的一片,哭笑不得:“小家伙,你这是干啥呀!”

    小男孩眨眨眼睛,灵机一动:“叔叔,我帮你招揽顾客!保证让你生意越来越好!”说完,真就站到摊位前,扯着嗓子喊:“快来吃麻辣烫呀,又香又辣,可好吃啦!”那稚嫩又响亮的声音,还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没一会儿,几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戴着彩色帽子的年轻人,举着相机对着摊位和锅里的食材一阵猛拍。陈新有些不知所措,好奇地问:“你们这是……”

    另一个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笑着解释:“大哥,我们从市里来,第一次见这种麻辣烫摊,觉得特别有意思,充满烟火气,想拍下来留念。”说完,几人一口气点了好几碗麻辣烫,吃得赞不绝口,还不停地向陈新询问制作方法,小小的麻辣烫摊前充满了欢声笑语。

    另一边,李秀看着家里准备的蔬菜比平常多了不少,估摸着陈新和爷爷能应付得来,便想着利用这个时间为陈牧做点什么。她突然想起,陈牧也到了该识字的年纪,于是决定去大伯家借堂哥的一年级课本,教陈牧识字。

    李秀来到大伯家,说明了来意。大伯母热情地找出课本,递给李秀,还笑着说:“秀儿,你可真上心,牧儿以后肯定有出息。”李秀接过课本,谦虚地笑了笑:“就是想着让孩子早点学些东西,以后上学能轻松点。”

    回到家后,李秀把陈牧叫到身边,温柔地说:“牧儿,妈妈今天教你识字好不好?”陈牧虽然心里更想去外面玩耍,但一看到妈妈手里崭新的课本,还是好奇地点了点头。

    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陈旧的木桌上,映出一片片光影。李秀坐在桌前,身旁的陈牧正襟危坐,眼睛盯着翻开的一年级课本,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尽管陈牧有着成年人的思维,可在妈妈面前,他得扮演好三岁小孩的角色。

    李秀轻轻握住陈牧的小手,指着课本上大大的“人”字,声音温柔又耐心:“牧儿,这个字念‘人’,就是像爸爸妈妈,还有你,我们都是人。来,跟妈妈念。”陈牧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重复:“人。”那模样,就像真的对这个字充满了新奇与渴望。

    教完读音,李秀开始教笔画,她拿起铅笔,在纸上缓慢而清晰地写下一撇一捺,边写边说:“先写这一撇,再写一捺,记住啦,牧儿。”陈牧看着妈妈的示范,心中暗笑,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可他还是装作努力学习的样子,在纸上歪歪扭扭地模仿着。他故意把笔画写得歪七扭八,像蚯蚓在纸上乱爬,李秀看了,忍不住轻轻握住他的手,再次手把手地教他。

    当李秀又教了几个简单的字后,陈牧决定适当地展现一下自己的“聪明”。李秀指着“大”字问:“牧儿,这个字像不像刚才学的‘人’多了一横呀,你来猜猜它念什么?”陈牧歪着头,假装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脆生生地回答:“念‘大’,大小的大!”李秀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惊喜地说:“牧儿真聪明,一学就会!”她的脸上满是自豪,仿佛发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