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太子殿下造反了 (第1/3页)
崇祯十七年三月,春风依旧料峭。 京城的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崇祯皇帝恳请大臣捐款的闹剧才刚刚落幕。 那一幕幕的推诿与吝啬,仍在他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此时,崇祯皇帝再次召集文武百官。 于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举行大朝会,共同商议如何应对即将兵临城下,来势汹汹的李自成大军。 结果文武大臣们却全都不吭声。 崇祯实录是这样记载的:“上召廷臣,问御寇方略;诸臣皆嚄唶不能对。上愤惋,斥廷臣「负国无状」!皆顿首谢罪……” 而就在这种沉默僵硬的气氛下。 突然,有一个浑身浴血的太监,跌跌撞撞地冲进了金銮殿。 他的衣衫褴褛,伤口处的鲜血不断涌出,染红了脚下的地面。 他声嘶力竭地大喊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太子逼宫造反……人已杀到宫......” 话犹未尽,便如同一截枯木般重重倒下,气息瞬间消散。 那瞪大的双眼,仿佛还在诉说着未尽的惊恐与不甘。 原本就比较安静的金銮殿,现在更是变得落针可闻。 皇帝与众文武大臣,望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愣神了瞬间。 紧接着,犹如热油锅里溅进了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一片嘈杂混乱。 纷纷开口议论起来:“我没有听错吧?太子造反?就他?” 有一位大臣满脸的难以置信。 “我也不信,这小太监定然是说错人了吧?整整7年时间未曾露面的太子,他哪来的兵马造反?”另一位大臣使劲地摇着头。 “既不受陛下待见,又不受文武百官认可的太子,他拿什么来造反?怕是当了某些人的傀儡了吧?” “不管如何,有人逼宫造反这是确凿无疑的!这可如何是好?”有人惊慌失措,声音都颤抖起来。 “事发突然,我等现下仿若瓮中之鳖,无处可逃!谁可有什么应对良策?”有人焦急地来回踱步。 就在所有人都焦急的时候。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赶忙拱手道:“陛下莫惊慌,待微臣出去瞧瞧究竟是怎么回事?” 直到这个时候。 崇祯皇帝才如梦初醒般反应过来,微微点头。 神色凝重的说道:“那就辛苦爱卿了。” 其实骆养性心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不过是想出去观望一下风向。 倘若这个造反的太子,真如众人所想象的那般,是个一无是处的草包废物。 那么这无疑是他骆养性立功的绝佳机会。 只要能够将太子拿下,那么这就是大功一件。 反之的话,他就可以先一步投降,或者是见机不对赶紧溜走。 这总比待在大殿里面,在这干等着不知死活要好得多。 于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大步走到门口。 在他看来,太子就是个毫无能力的草包,即便是真的带人谋反,也不过是几个亲兵侍卫,不足为惧。 心中还来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 虽说如今的锦衣卫基本上处于半废状态。 但是在大金銮殿内外,还是有不少锦衣卫的人充当仪仗队的。 骆养性正要带着人去查看情况。 然而.......下一秒。 “咻~”的一声尖锐声响。 一支利箭破空而来,在他还没来得及反应之际,瞬间射穿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胸口。 骆养性满脸的不可置信,低头看向深深没入胸口的那支利箭。 这......怎么可能? 他只是想趁机在众人面前装个威风。 结果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丢掉了小命,这也死得太草率了吧? 骆养性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下。 转瞬之间就失去了意识。 只是到死都还睁大着眼睛,那模样,显然是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