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颇有名气 (第2/2页)
来,这话不对。我爱瞎琢磨,但懒得动手,咱们不分彼此,今天就分工:我出主意,制定计划,研发新产品;你负责具体实施,潘师傅搞定生产工艺,咱们各司其职,共创伟业。” 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苏晨动嘴,潘大宝动手干,郑东来负责跑腿。但这事郑东来早认命了,话已挑明,两人就开始细细规划公司成立的事。 其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营业执照,没有它,一切无从谈起。而当下,私人股份制企业想拿到营业执照,难于上青天。 两人合计半天,也没找到十全十美的法子,幸好郑东来在闻州颇有名气,他们决定先让他去摸摸相关部门的底,实在不行,苏晨也准备拉出许恪这张大牌。 正要转入无人机量产的话题,门上传来了敲击声,两人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是疑惑:这大雪纷飞的晚上,谁会来拜访? 苏晨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谢岩父子过来了。 “我们十几个,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农场,起初还沿着公路走,后来怕被人追踪,就钻进了林子里,绕过畹町口岸,踏过孟古河,踏入了缅玉,成为所谓的裤脚兵……”谢岩一进来就在??叨叨地说个不停。 苏晨听到这儿,结合自己前世缅玉游记里的地理常识,随手在纸上比画两下,问:“战场布局,是不是这样子?” 谢岩接过图纸,瞅了瞅,夸道:“小苏你虽没去过缅玉,对那边地形不熟,但听我这么一叨叨,就能把战场态势描绘得八九不离十,挺有两下子嘛。对头,尽管有些小地方不对劲,但大致框架,就是这样没错。” 苏晨笑笑,没言语。 哎呀,这招真是简单直白,华夏军队爱用的那套大穿插战术,说到底也没啥神秘的,无非就是经典的包抄打法,老掉牙的戏码了。 就是派两支小分队,精干利索那种,悄咪咪摸到敌人后院,一左一右,这边虚张声势引蛇出洞,让敌人防线动起来露出破绽,那边瞅准时机直插心脏,断了敌人补给线,再稳稳扎个口袋,最后大部队一拥而上,把那些乱了阵脚的敌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苏晨前世认识的军事迷朋友,十个里头九个随口都能给你扯一套这样的打法。 缅共嘛,算是华夏的老徒弟了,拿出这种战术方案,一点也不新鲜。 谢岩瞄了眼苏晨画的图,随手搁旁边,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接着讲: “我们一团团的渡江点,在楠佧江和萨尔温江汇合的上游,万辛那片,江面宽着呢,有一百五十多米,水流慢悠悠的,两边还长满了密林高草,正好给大部队藏身。 渡口位置巧妙,夹在西岸缅军两个哨所中间,山顶上的敌人往下看,江面一览无余?门都没有! “咋的,你们几个咋不回家呢?”苏晨一脸好奇地打听。 “我们逃离潞江坝那会儿,一共13条汉子,走的时候大伙儿就立了誓,走上这条路,生死都认了,但要活就活出个响动,死也得死得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