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十年一场梦 (第1/2页)
十月的边城,秋高气爽,层林尽染。 将军府。 方枭见到突然出现在他屋里的几个年轻人,丝毫不意外。 姜隽承神色颇为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取出圣上密诏,客气道:“方将军,请您过目。” 密诏很简单,墨胤委婉提到方枭年事已高,特许他解甲归田,回京颐养天年, 至于戍边大军他不用担心,姜家有子,文韬武略,惊才绝艳,可堪大用。 方枭戎马半生,墨胤上门就要他交出兵权,真是好不要脸。 说起来墨胤其人,惯是不劳而获,最是擅长让旁人替他做事,比如他那几位兄弟,挖煤挖矿种田养马,辛辛苦苦干了十来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更离谱,他连亲儿子都是墨王府替他养大的…… 方枭飞快地看完密诏,扔到一旁,问:“承哥儿,你可怨我?” 那自是怨的。 于公,方枭为了所谓的占嫡占长为正统,为了方家的一己私利,和豺狼做交易,给岳家军扣上了“叛国通敌”的莫大罪名。 于私,方枭断了他和岳清欢的姻缘…… 方枭执起桌上茶壶,倒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老夫对不住你,亦是对云起心怀愧疚,这一杯茶,替我给你岳父捎去歉意。” 姜隽承神色微赧。 这些长辈们好像约好了似的,默认他还是姜雪璃名义上的夫君,岳将军每回看他都像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姜隽承很优秀,他也很优秀,为何大家不能一视同仁,把他也许给阿璃呢? 墨司烨酸的不行:“阿承,说正事。” 正事有点儿波折。 为了防御匈奴,整个边城大约部署了三十万兵力,其中方大将军手底下掌握着十万戍边军,为本朝武将之最。 当然,方枭远比不得岳云起的风光,镇国大将军岳云起当年除了王牌岳家军,他还有权调动各地兵马。 不过,十万戍边精兵强将岂能说给就给? 就算方枭愿意给,姜隽承接得住吗! 但问题不大。 姜隽承似是漫不经心地与墨司烨谈及双凤之变,谈及凤后再次败北,谈及墨尧一家,谈及方烬寒。 锦城来信,墨司渊冷漠的性子变了许多,事无巨细地在信上说了很多旁人无从得知的事儿。 十万南征军进京救驾是老百姓夸张的说法。 偌大一个南城满打满算也就三十万大军,南征军大概有个八九万吧,进京的有五万,够用就行。 凤琳琅那一剑没捅进去, 骄傲的凤后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 凤后没了,如何处置墨尧是个问题。 墨胤登基以来,以仁政治世,他那些个兄弟除了争储时自相残杀死掉的,活下来的都流放边疆给他当免费苦力工了。 废太子墨尧蛮可怜的,大半辈子活在凤后的支配下,吃穿住行,娶妻生子,连谋权篡位都只能当个工具人。 墨胤再三斟酌后,把墨尧一家打发去了沈老爷子的老家,南越之地——那边山多偏僻,穷是穷了点,气候好,水果多,人热情,墨尧有福了,去了南越还能实现水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