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重生 (第2/3页)
不管是武器实操还是模拟军工生产流程,他都沉稳冷静,操作精准无误,技艺精湛,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沉稳与自信。有一回实弹射击考核,环境恶劣,狂风呼啸,其他同学都受到了影响,可他却沉稳地调整呼吸,精准地击中靶心,那份镇定自若让人佩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科研瓶颈和学习压力从不轻言放弃,对知识有着不懈追求,责任感也很强,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他是我教学生涯中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我曾断言,他一个人可顶3个师,未来在军工领域定会开疆拓土,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鹰酱人意识到,李子腾这样的人才一旦回到中国,必将对他们的遏制计划构成巨大威胁。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悄然展开。他们先是在学术圈散布谣言,污蔑李子腾学术造假、窃取机密,试图败坏他的声誉;接着,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他进行扣押,将他囚禁在狭小的房间里,剥夺他的人身自由;还安排了专人对他进行24小时监视,无论他走到哪里,背后都有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但李子腾回国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他的信念。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与鹰酱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他巧妙地利用鹰酱社会的一些漏洞,秘密联络国内的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同时,在被囚禁期间,他也没有停止思考,不断在脑海中构思着回国后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的计划。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0月中旬,他成功突破了鹰酱人的重重封锁,登上了那艘驶向祖国的轮船。 当轮船缓缓靠岸,李子腾的双脚稳稳地踏上祖国的土地,那一刻,积压在心中多年的压力瞬间消散,他感到浑身的重担都已卸下,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还没等他好好感受这份归家的喜悦,便看到不远处有几个身着军装的人举着写有他名字的牌子,正翘首以盼。 为首的一位年轻军官快步迎上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道:“李同志,您好!我们是奉命来接您的,首长想见您,请跟我们走。” 李子腾连忙回礼,激动地说:“终于回来了,可算能为祖国出份力了!” 在前往见首长的车上,李子腾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同志,咱们这是要去见哪位首长啊?” 年轻军官微笑着回答:“是咱们负责军工事务的张首长,他一直关注着您的情况,对您的归来十分重视。” 走进一间会议室,一位面容刚毅、神情和蔼的首长早已等候多时。首长起身迎上来,紧紧握住李子腾的手说:“小李啊,可把你盼回来了!你在国外的遭遇我们都了解,你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 李子腾眼眶微微泛红,说道:“首长,在国外的每一天我都想着能早点回来,为祖国做点事。那些困难根本打不倒我!” 首长点点头,接着说:“现在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军工方面。我们急需像你这样的人才。经过研究决定,分配你到汉东兵工厂,那里条件艰苦,但有着无限的可能,希望你能在那里发光发热。” 李子腾胸脯一挺,坚定地说:“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国家的期望!再苦再难,我也会咬牙坚持,为军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首长办公室出来后,李子腾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汉东兵工厂。此时正值1951年10月,北方的寒冬已早早降临,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在大地上横冲直撞。李子腾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艰难地在厚厚的积雪中前行。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连续多日的奔波让他双眼布满血丝,面容憔悴,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与不屈。这一路走来,他历经了无数的艰辛,但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让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 历经波折,李子腾终于抵达了汉东兵工厂。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映入眼帘的是几间破旧不堪的小木屋,在寒风中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被这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