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岌岌可危 (第1/2页)
朱政恭敬地点了点头。这么多年下来,他对朱元璋的冷酷早已见怪不怪。 此时此刻,他也意识到,朱元璋大概是要对李善长动手了。 果然,朱元璋悠悠开口道:“是时候结网了!” 随即,他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平静地吩咐道: “蒋琥!” 话音刚落,贴身侍卫蒋琥立刻如幽灵般闪现,单膝跪地聆听指令。 “那刺客交代了吗?” 蒋琥连忙回答:“交代了,是韩国公李善长的小儿子李鸾,受命对小殿下不利!” “嗯!” 朱元璋微微颔首,神色坦然地挥挥手,“去吧,把他抓起来,先关进诏狱。后续怎么处置,等我的旨意!” “遵命!” 蒋琥眼神微动。他明白了,在皇帝眼里,小殿下简直是禁忌,就连李善长的儿子都敢直接抓捕。 想到这里,他不敢怠慢,立即领命而去。 待蒋琥离开后,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政,笑着说道: “对付像李善长这样的老狐狸,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露出破绽。 我们先用他儿子试探一下,看他如何反应。 至于那个李鸾,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帮你讨回公道!” “爷爷辛苦了!” 朱政展颜一笑。他心里清楚,虽然目前只是拘捕了李鸾,看似与李善长无直接关联,但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李善长的结局只是早晚的事。 即便没有他们之间个人的恩怨纠葛,历史上李善长最终还是会被朱元璋赐死。 李鸾的出现不过是加快了这个过程罢了。 无论如何,这都是对历史的又一次改写。 特别是今天他还打败了蓝玉,获封骠骑大将军。 这件事的影响深远。 可以预见,接下来将发生更多变化…… 未来的岁月里,随着他的不断成长与所作所为的增加,他对大明的影响也会日渐加深。这样下去,历史是否会被彻底改写?那些注定要发生的事,还能否如预期般出现?例如,靖难之役是否会依旧上演?想到此处,朱政不禁心头一紧,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或许,朱棣那边确实值得多加关注,提前做好准备才是上策。不过,朱政心中自有主张,倒也不甚担忧。即便以朱允炆的能力,即便没有靖难之役,想要稳居帝位也并非易事。更何况,即便侥幸成功又能如何?他早已有备无患,大不了远赴海外,开辟新的疆土。说不定还能开创一番全新的局面,将华夏文明跨越海洋传播至全球。 想到这里,朱政忍不住轻笑出声,摇头感叹。与此同时,在另一处,李善长正坐在马车上返回府邸,一路上眉头紧锁,满腹忧虑。他先前曾怀疑,朱元璋启用朱政、徐允恭、瞿能等人,是为了平衡甚至取代淮西派系。起初他认为朱元璋的想法过于天真,认为此事绝非短期内可以实现,需要精心策划与布局。而他和他的同僚们显然也不是容易对付的角色,怎能坐视不理?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今日朱政的表现竟如此惊艳,不仅凭借个人实力赢得演武第一,更是在对阵蓝玉时将其击败,展现了令人钦佩的才能。此刻,朱政已经势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