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祖大寿!你断朕后路,朕岂能饶你? (第1/3页)
走出了乾清宫,周延儒几乎站立不稳。 三个时辰后,周延儒与王家彦一起前往藩王的封地。 他们明白肩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 圣命难违,他们也是不得不恪守钦差大臣的本分。 周延儒的心中颇有微词,自己作为当朝的首辅,怎么就成了钦差大臣? 他是真的不想当这个钦差大臣啊! 抗旨不尊? 不,那可是死罪,甚至是诛九族的大罪! 他可不敢忤逆崇祯! ...... “启禀皇爷,辽东八百里急报!” 王承恩手捧着新鲜热乎的八百里急报走了过来,急忙躬身施礼,把急报往上一递。 崇祯就是一愣,辽东突然来了个消息,还是急报?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难道孙承宗等人已经遭遇不测? 祖大寿、皇太极等人已经得逞? 朕在锦囊之中交代得很清楚,孙承宗办事牢靠,按说不会出什么问题。 崇祯拿起了急报,缓缓打开。 映入眼帘的一幕,让崇祯顿时惊讶到了。 “大捷!大捷!” 崇祯爽朗地笑了笑,展开急报继续观看着。 祖大寿骗开锦州城的大门,皇太极与祖大寿密谋! 多么完美的计划,如果不是朕运筹帷幄,提前准备,一定会中计。 到了那时,朕苦心经营多年的辽东,岂不是要拱手送给皇太极? 幸亏,一切都很及时,总算是来得及。 “恭喜皇爷,奴婢真的是替皇爷高兴!” 王承恩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尽管,此时还不知道急报之中的内容。 “看看吧,大伴。”崇祯非常高兴,把手中的急报往龙书案上一放。 “皇爷,奴婢不敢造次...”王承恩有些忐忑。 “朕令你看!”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颤抖着从龙书案上拿起了急报,展开观看。 只是片刻之后,王承恩激动地看着崇祯: “皇爷,大喜啊,孙总督做得好,不但把祖大寿缉拿,而且还顺带俘虏了岳托,这是陛下的福气,也是大明的福气。” 王承恩说着,开始了一番吹捧。 当然,王承恩所说的都是事实。 孙承宗果然是立下了大功一件。 首战即决战! 孙承宗做得太棒了! “这个自然,按照朕的预想,这还只是刚开始,惊险的一幕后面还有,要不了多久,大明帝国一定会焕然一新,到了那时,你们见到的一定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大明帝国。” 崇祯缓缓坐下,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淡淡地说道。 “是,奴婢也坚信,大明一定会好起来的。”王承恩在崇祯的身边,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似的。 “大伴,立即传旨,褒奖孙承宗以及所有的辽东军!” “让孙承宗告诉建奴,大明帝国的领土很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只要有朕在,从即日起,优先保证辽东的军饷、粮饷,让他们放心作战,朕和朕的大明是他们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崇祯神情严肃了起来,嘴角闪现一抹自信的光芒。 这一刻,崇祯彻底找到了感觉,仗就是这样打的。 这个孙承宗果然了得,不但完成了任务,逮住了祖大寿,而且还额外逮住了岳托。 这对于提升大明帝国的军心极其重要! “皇爷英明!”王承恩眼神之中露出崇拜的神情。 很显然,这一刻,王承恩对于崇祯的崇拜已经到了极致。 崇祯这一刻极其欣慰,付出的所有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接下来就看剩下的几个问题了。 一旦这些都得到解决,那么对于大明帝国来说,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少此时,大明帝国的运势已经开始提升,局面已经打开,形势对于大明帝国来说,越来越好! 想到了这里,崇祯的心情瞬间大好,总算是没有白来一次。 这一次,他要改写大明的国运,让大明帝国非但不会消亡,反而会中兴。 这个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剩下的问题,全都是小问题,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嗯,形势已经明朗了,大伴,要不了多久,大明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