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刘备其人 (第2/2页)
“我想让你去趟新野,领兵援助玄德贤弟抵抗曹操。” “原是此事。” 文聘很纳闷,这是光明正大之事,何必于书房单独嘱咐? 当即表态:“末将愿往!” 刘表叹了一口气,倾身凑近文聘:“既是助刘备抵御曹操,亦是观刘备有无异心。” “这……” 文聘迟疑了一下,但也心知主公一直都提防着刘备。 “末将遵命。” “唉……” 刘表再次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解释道:“非我怀疑玄德贤弟,只是人心难测,不敢妄揣,吾为荆州之大局,不得不防。” “末将……理解,主公莫非担心其会投曹?” 刘表摇了摇头: “我不信玄德贤弟会投曹,只担心其广竖仁德,拉拢人心,图我荆州。黄汉升年岁已大,为人粗直,不得相托。故唯请将军以援军相助,监临刘备,以窥探刘备之志。” 听闻此言,文聘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但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为何? 使刘备抵御曹操,保护的是荆州,保护的是你刘表的地盘,你却对刘备如此的不信任。 这格局是不是小了点? 但文聘身为属将,不能对主公的决策和指派有任何违抗和质疑。 只能抱拳回到:“末将明白。” 如今,面对黄忠的相问,文聘坦言道:“吾之家眷皆在襄阳,景升公派人安置。” 黄忠点点头,又问:“我尝闻这刘玄德有仁德之心,未尝与之共事,也不知好不好相处,文将军你与其打过交道,你倒是说说,这刘皇叔他到底是个啥样的人?” 文聘谨记刘表嘱咐,淡淡一笑:“我说件事,黄老将军可自行判别。” “何事?” 文聘正色道:“尝闻名士许汜做客徐州时,被好友陈登所怠慢,自睡大床,给其小床。许汜抱怨于刘备,却反倒被刘备指责,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若非陈登,换作是我,小床也不给你睡,让你直睡地下。” “这……” 黄忠咂吧咂吧嘴:“这许汜好歹是名士,刘皇叔素有宽厚之名,怎说话这般刻薄?” “是啊,旁人皆言其有宽厚之名,哼哼,在下是没看出来。” 坦率的说,文聘的话多少有点违心,他于荆州与刘备打过交道,刘备对其真诚相待,礼敬有加。 文聘心中亦对刘备怀有一份敬重,只是如今密令在身,形势所迫,不得不说出违背本心的话来。 不过,黄忠也有自己的看法: “可话说回来,你要说这刘皇叔说的也没错,他许汜被尊为名士,国家危难之际,自当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他却只顾求田问舍,甘为匹夫。莫说这刘皇叔,老夫我也看他不起!” 文聘抚髯呵呵一笑:“你只道那许汜求田问舍。却不知前番刘玄德见刘景升问其有何打算,他又如何说?” “他如何说?” “刘备所言:岁月蹉跎,人已将老,而寸功未建,还能有何打算,听天由命罢……你看看,说起旁人,义正辞严,轮到自己,却也这般苟且。黄老将军,你不妨说说,这刘备到底是哪种人?” “这……” 黄忠皱眉沉思,似乎也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正这时,探路斥候来报:“二位将军,前方有军驻扎不敢相近,问之迁民,乃刘使君于山前二里设案相迎。” 黄忠很诧异:“此地距离新野好像还挺远?” 斥候耿直道:“禀将军,还有三十余里。” 黄忠疑惑的看向文聘,文聘也同样不解。 二人不过草莽将军,这刘皇叔怎跑这么远前来迎接? 这不是来接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