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五入隆中,天数未成 (第2/2页)
为何发笑?” 单福说道:“这找军师不比娶妻纳妾,主公既想请孔明,何虑在下不快?莫非,主公以为单福为小肚鸡肠之辈?” “哎呀!” 刘备调整了一下坐姿,凝重道:“我刘备飘零半世,一事无成,今得先生,方得此大胜。非不知先生磊落,只是我……哎,实怕先生误会。” 单福想了想,又问道:“主公,单福请教一事。” “军师请讲。” 单福微微凑近刘备:“主公之志在何啊?” 闻听此言,刘备调整了一下情绪,坚定道: “我志在匡扶汉室,驱逐汉贼,救百姓于水火,还天下以太平,让汉室重归正统,使我大汉江山再现汉武之盛,文景之治,此乃吾毕生所求也。” “好!” 单福点点头,拱手道:“倘若主公之志,只在偏居一隅,单福之才足矣!然主公若有此雄心壮志,当得卧龙先生辅佐!” “哦?”刘备大喜:“先生识得卧龙先生?” “当然,我与孔明是同窗之友,主公可还记得,前番你提醒于我,说吾母恐在颖川被曹贼所获,建议我带母离乡?我说已托挚友带母离乡。” “是有此事。” “不瞒主公,我所托挚友便是诸葛孔明。” “啊??”刘备大为惊喜,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一句提醒,竟促成此事。 难怪啊! 难怪四求而不得。 “军师既为孔明挚友,可愿相荐?” “这……” 单福似乎有些为难,只因水镜先生曾言:“孔明便得其主,恐不得其时,若在不恰当的时候请孔明出山,恐怕会破其龙运。” “军师,可有为难?” “呃,这……我是担心,孔明未曾归来,主公此去又扑个空啊!” “无妨,我已下定决心,若不得孔明,便在隆中扎营相侯,直到他回来。军师,令堂不是也被孔明所救,正好,咱也看看令堂,若知令堂安妥而归,我亦安心也!” “这……”单福也是重孝之人,他也想知道母亲到底离没离开颖川,抵达隆中。 见刘备如此说,便拱手道:“全凭主公!” “好,今日咱们斋戒沐浴,明日一起去趟隆中,既接令堂,又请孔明。” 单福心想:既非自己主动所荐,想来也是天数,便说道:“也好!” 翌日,刘备安排好新野樊城之事,亲带单福,赵云,糜芳五入隆中! 行至卧龙岗,刘备第五次来到了草庐的门前。 刘备正欲叩响柴门,却忽闻一阵男子朗朗的读书声: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刘备的心激动了起来,看向旁边的单福:“这可是梁父吟?此必是孔明先生!” 随即叩门。 门开了,开门的还是那小童,他今天,他的身后却站着一人。 此人和刘备年纪相仿,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丰姿俊爽,气宇轩昂,细髯飘飘,腰挎佩剑,手持竹简,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高士之风! 刘备心知这必是孔明,惊喜之余,正要躬身下拜,却听身旁单福疑惑的声音: “哎?崔公,你怎么跑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