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崔钧指天路,孔明入许都 (第2/2页)
当赞同的。 回想当年黄巾军为祸天下,他响应皇命,募集乡勇,保卫涿郡,解救青州,营救董卓,射伤张宝,计夺宛城,射杀孙仲…… 黄巾既灭,刘备立战功无数,可以说,每个功劳都他和兄弟们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换到高祖世祖时代,封爵拜将那不是基本操作? 然而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刘备懵了。 只见无数浑水摸鱼的无能之辈依靠买官站在了他的头上,对其颐指气使。 而他刘备身兼无数功勋,最终只得一小小的安喜县令。 然而,就是这安喜县令也当的不安生,一个督邮吃拿卡要,就能轻而易举的断送了他的仕途。 在把安喜县印挂在督邮头上,与二弟三弟策马扬鞭而去之时,刘备眼中飘洒着泪花,心中未尝不痛心疾首。 崔钧说的不错。 皇帝自己的江山自己都不上心,旁人拼了命的想扶,又怎能扶得起? 刘备痛心含泪道:“依先生所言,莫非我大汉真无药可救也?” 崔钧捏着须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刘备:“除非有天选之人,胸怀大志,破而后立,如光武之再造中兴,方可救大汉于倾覆,否则……” 说到此,崔钧笑着摆了摆手:“吾言尽于此,再多说恐引灾祸。玄德公,万勿怪罪!” “哦?” 刘备怔住,细细思索崔钧的话,眼前仿佛隐约现出一条陌生而又光辉的康庄大路。 换作以往,这条路他想都不敢想,可现在,阿斗说自己终成帝王,这路也未尝走不得。 只是…… 刘备脑海中又浮现出陛下于曹操面前战战兢兢的样子。 那一日,陛下只能将那亲手写下的血书藏在衣带之间。 刘备心中一痛。 陛下非桓灵二帝,他一直都有上进之心。 我若有朝一日自立为大汉皇帝,又将置陛下于何地? 想到此处,刘备心生惆怅,不禁长叹,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崔钧一抱拳:“友人之托我已办妥,现无他事,容在下告辞。” 刘备朝崔钧一抱拳:“先生,此去何处?” 崔钧摆摆手:“躬耕乡野,暂避于世。” “先生难道真不打算再出山?” “这个嘛……” 崔钧捋了捋短须,望着远处的骄阳:“倘若那天选之人惊现于世,我自会诚心辅佐,甘效犬马之劳。倘若世间并无天选之人,那就让我躬耕于乡野,老死于阡陌吧!” 说着,又道一声:“告辞!” 然后拂袖离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备也不好再挽留,只得起身相送。 行至门口,刘备问道:“先生,备还有一问。” 崔钧站定转头:“玄德公还有何事?” “孔明先生既去颖川而不与先生同归,先生可知其……去了何处?又几时归来?” “他去了许都,至于几时回来……” 崔钧淡淡一笑:“那在下就不清楚了。” “什么?许都??” 刘备的心咯噔一下,他身体晃了晃,差点瘫软在地。 许都? 也就是许昌! 那是谁的地盘? 曹操啊! 莫非,这一世,卧龙先生要入仕于曹操? 那我大汉岂不必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