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红花教 (第1/3页)
职场牛马,姿态要做足,杨植回到凤阳府,家门都没有进,先去中都守备太监丘得那里叙职。 “丘老公,这次趁着班军秋操,去了一趟苏松,给您带了几件稀罕番货,这是波斯大珠,这是南洋绿玉,中土见不到的。” 丘得脸上皱成一朵菊花,桀桀笑道:“小猴崽子,有心了。这几个月工坊收入不错,卫所上缴钱粮,咱家也给内库解送了第一批银子,皇爷很高兴,夸我会办差。可惜咱家守土有责,离不开中都,不然我也要去向皇爷叙职。” 杨植陪笑说:“其实老公您想让皇爷高兴也不难。当今圣天子很不喜欢文臣,今后若有机会,请老公公尽情羞辱那些卖直沽君的文官,皇爷才会爽快。” 这小子有东西!丘得一下子精神起来,琢磨着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转念一想,问道:“咱家听说你在南京还有点小名气,要考秀才后拜罗呆子为老师,你也是想走科举路线混文官的,居然吃里扒外,食碗面翻碗底!” 死太监不笨呀!但是穿越者的优势,你永远体会不到。 杨植陪笑说:“小的身为锦衣卫,天子亲军,眼里自然只有皇爷。哪怕中了进士,小的也是锦衣卫。” 厂卫也需要文职,明朝的进士、举人有不少去锦衣卫、东厂当官的。比如说后世有名的沈炼,就是进士出身,从县令的位置,升迁到锦衣卫任经历。 丘得不疑有他,说道:“罗翰林曾在内书堂教习,如果你拜了罗翰林为师,少不得今后你我就是师兄弟,平辈论交了。” 杨植心中恶寒,口中连说不敢当。丘得亲热地说道:“你先回家吧,过几天找你。咱家再赏你一个功劳,就看你能不能接得住。” 杨植当然不会急着回家,转身去中都锦衣卫衙署那里叙职、送礼,从指挥使到直系领导一个不落,收获了一通少年有为的称赞。 第二天大早,杨植直奔县衙,跟看门衙役打个招呼进入内衙找到师爷,问道:“县尊安好,府尊大人没有找麻烦吧?” 夏师爷把三个信封交给杨植:“平安无事,知府大人见民意汹汹就消停了。县令大人没有用你的锦囊妙计。” 杨植毫不在意接过信封揉成一团丢掉。“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只是给县尊大人吃一颗定心丸。我大明自有国情在,蠢货看到杨一清扳倒了刘谨,就想东施效颦。当今圣天子在位,想在太监身上刷声望没那么容易。” 夏师爷已经对杨植大不敬的态度麻木了,丝滑地切换另一个话题:“县尊说最近有民众上告,反映有人聚众敛财。苗山工坊生意红火,来凤阳讨生活的人多了,府、县都很头疼,你怎么看?” 我大明自有国情在,官老爷最讨厌的就是失控。很多矿山都禁止开采,工坊纳入匠户商户管理,就是怕人群聚集生事,为争矿、争市场大打出手,酿出民变。所以知府大人一开始反对开石英矿,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这倒不难,王阳明推行的十家牌法和自己前世的网格化管理不能说一模一样,至少也是十分相似,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杨植便说道:“王阳明大人在赣南实施十家牌制度,师爷可有耳闻?效仿前人故智尔!自商鞅开始用,宋人也用,今人用之何妨?” 给出了建议,做ppt写方案开会布置工作是师爷的职责。杨植离开县衙,现在去社学报到还来得及。 离开县衙时户房书吏黄老童生从办公室里追出来,朝杨植喊道:“不要忘记你的诺言!” 杨植给他一个“你懂的”的眼神,安慰说:“相信我!” 来到社学,社学老秀才不满地说:“几个月不见,功课可有落下?你是全村的希望,明年二月本社学能不能力压凤阳,就看你了。” 尽管把《孟子》忘得差不多了,《论语》只能背一半,杨植仍然豪气干云地说:“放心!县试头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