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_第72章 昭告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昭告天下 (第1/3页)

    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万里如玺。

    山峰巍峨,高大而伟岸,前后左右,山脉起伏,宛如龙群盘旋。

    很显然,烈士陵园的选址和修造,都很有讲究。

    与大汉人工封土的陵墓不同,青山陵园,采用的是因地制宜,依山为陵。

    大汉的人工封土,是先挖坑,再回封土堆。

    这类陵墓,可以按照统治者,最理想的模式修建地宫。

    但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明晃晃的封土金字塔,很容易成为辨识地宫方位的标志,导致陵墓被人盗掘。

    而因地制宜,以山为陵,凿石为宫,陵墓与山,融为一体,则盗墓贼,很难找到地宫入口。

    想要暴力挖掘,除非把整座山都拆了,否则仅凭很难找到地宫,能极大的保护地宫不被盗损。

    以山为陵的安全性,和隐蔽性极高,但缺点是,龙脉难寻,选址的时候,要花很大功夫。

    但这些是对普通人来说的,是对普通军阀,和普通王侯而言的。

    因为地方军阀,疆域有限,地方王侯,人力不济,就算找到了,也修不成真正的皇陵。

    但以上这些困难,对于现在的李信来说,根本不是事。

    太行山的太岳精工厂里,多得是分金断穴,寻找龙脉,分析矿脉的炼金术士。

    这些能人异士,皆是当初,李信兵围洛阳,接受诏安,北上时从司隶地区搜刮的。

    其中天工巧匠,阴阳术士,乃至神婆棍子,没有十万也有八千。

    想要找到一处山清水秀,藏龙聚气的风水宝地,不说轻而易举,但也不会有太大难度。

    因为李信治下的大山大河多疑,且阴山就在河套战场旁边,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其中寻个合适的龙脉并不难。

    整个青山陵园,采取的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的山陵模式。

    四周视野开阔,远处有五座山峰环抱,居于中脉主峰龙巢,呈现六龙拉棺之势。

    在这种龙巢规格,龙庭帝宫之内,是能养出真正的天子气的,

    也就是说,阳间的天子有限,但阴世龙庭里的天子,却不知道多了多少。

    且青山陵园是真正的世乘六龙之象,主峰高度三千六百米,北脉海拔四千九百米。

    东西二峰稍低,约有两千八百米,左右平衡,中为走道。

    陵园周回一百零八里,有城垣三重,内城置五门。

    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中曰黄天门。

    城内建有宫阙回廊,阙楼偏殿,祭祀庙宇,一应俱全。

    城门四周,设有三百六十五队,巨灵石人,和石牛石马。

    这些巨灵神,身材魁梧,高达四丈九尺披着漆金战甲,双手持枪矛剑戟,于胸前左右。

    石人全身髹漆,各色金属矿石搭配,甲胄纹刻细腻,表情鲜明,喜怒哀乐俱备,栩栩如生,宛如活灵。

    很显然,对于士们身后的居所,李信也舍得用心,更舍得下血本。

    单是凿空一座山峰,其中所动用的人力物力,便高达上百万。

    从这里,也足以说明,李信对于陪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和士兵,从来不会亏待。

    哪怕是战死了,哪怕是看不到的地下工程,也给做到了极致。

    对于李信的僭越礼制,胡作非为,除了一些迂腐的老学究,夏军文武并没有感觉丝毫不妥。

    因为,他们多少听说过主公的噩梦困扰,和此前上天示警之事。

    你和连不是长生天子吗,那李信就弄个阴世龙庭,弄十万阴间天子下去对阵,看你特酿的还敢不敢来纠缠老子。

    一个手下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