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_第73章 开元建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开元建制 (第2/3页)

计汗位的时候,同样借鉴了上古禅让制,和中原嫡长子和太子继承制度的优势...

    并搞了个三重晋位制,即夏天可汗之下,有夏极可汗和夏华可汗,双重继承制...

    即先由草原各族领袖会盟,从李信的后代中,选出一名汗位继承人...

    经由夏天可汗认可,并晋升为正式的夏华可汗,相当于舜禹那种推举禅让制,但同时又具备中原皇朝中的储君太子...

    若哪天李信精力不济,厌倦了国事,或者自感时日无多...

    便将权利过度交接,民选太子夏华可汗,晋升为理政夏极可汗,直接处理草原政务...

    而李信这名夏天可汗,便相当于中原太上皇,享有尊位,却不在掌权...

    如此也能避免,年老昏花,头脑不清,弄成个昏庸君主...

    又能完美的,将汗位和权力,在自己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都能完整顺利的交接下去...

    第二条则是,草原大汗,为世袭盟举制,夏极可汗必须是夏天可汗的血脉继承,夏华汗位由草原各部,从夏天可汗血统后裔中选举产生,确保血统继承的合法性...

    第三条是,大汗拥有,草原四王,和十二部大人,及各牙帐万户的任命权,东西南北,督王和大人万户,上任前必须得到大汗认可,确保大汗权力的威严性...

    第四条草原上的男女,牛马奴隶,必须登记造册,草原上的儿童,必须学习诸夏文字,成年之后必须会背诵天可汗法典,明确草原各部的信仰...

    第五条草原百姓,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刑罪,盗窃者抵罚,草场不可侵,私财不可犯,明知故犯者,罪加三等…

    第六条草原上的百姓,自即日起,皆为大汗子民,无论男女,不得产生新奴,不得强迫他人为奴,也不得自愿为奴,违者主奴皆罪死,至于法典成文前的奴隶不在此列...

    第七条草原上所有成年男子,年满十四岁皆要服兵役,无论男女皆有承担赋税、兵役和驿役的义务...

    第八条没有草场牧场,没有牛羊马匹的牧民,可以向所在都督府申请兵役援助,即服三年兵役可领百头牛羊,对于牲畜数量不超过九十九头的贫困百姓,免征税收免除劳役...

    第九条沿河及水草丰茂处,每隔三十里需建立驿站补给仓,供给和维护由所在区域的千户负责,千户向辖区内的民众分配驿役责是收集情报传递信息,保障官员和商业使节通行...

    第十条草原上需建立以狩猎为基础的军事训练制度,按战时组织进行,指挥官由所在万户担任,军事统帅由十二大人和四大督王担任...

    军队编制实行十进位,分为什夫百夫,千户万户,十人推举什夫长,十什长推举百夫长,百夫长推举千户长等等...

    夏天可汗大法典,一共有四十九项基础法令,其中包括了,草原法统、民户制度、社会管理、税驿兵制、民事诉讼等草原上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此法典过后,草原上的牧民,便迎来了新的天地,新的君主,新的时代...

    同时李信又任命魁头、步度根、拖把荣、慕容度等首领,为四方督王,辅助大汗管理漠东、漠西、漠南、漠北等四大草原...

    同时又任命日律、罗睺、粟栗、柯最、素莱、南娄、扶罗翰、慕容虎、泄归泥、拓跋珪、乌延罗等人为草原十二部大人...

    并将四大督王,和十二部大人,吸纳入巡务院的核心位置,给予核心的参政和军事职位...

    同时在配合李信的将军府策略,及城池、驿站、军事堡垒、贸易聚集、税收、服役、贵族深造等多项措施...

    通过利益、联盟、制度、和府兵等,算是初步将草原各部捆绑,控制在巡务院框架统治之下...

    经过阴山会盟,李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