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叶桢搞事 (第1/2页)
自宴请那日后,叶桢算是彻底在侯府立住了脚。 大小姐妄图与少夫人作对,结果被发配去马场,下人们再不敢掉以轻心。 侯府进入井然有序的状态,祥和平静。 忠勇侯对此很满意,安心将侯府交给叶桢。 叶桢心里担忧殷九娘,却谨记谢霆舟提醒,没有妄自寻人。 却时刻关注将军府的动静,积极参加了几次京中宴会,将自己的现状透露出去。 同时,还给来京的饮月和南边庄上分别去信,让他们留意殷九娘动向。 叶晚棠原本想亲自外出寻殷九娘,信件被拿走,人又受伤后,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为挽救在侯府损失的名声,她让人在城门办了几次施粥,又进宫同皇后解释自己的糊涂。 她哭诉,“娘娘,我自小在舅母身边长大,清楚舅母对表姐的口是心非,她表面冷淡疏离,心里时时挂怀。 每年都会让庄子那头送表姐的画像回京,以解相思。” 实则是监视叶桢,担心她长得过于像叶惊鸿。 “可舅母被表哥的死吓坏了,担心再失去唯一的女儿,钻了死胡同,并非不爱表姐,而是太爱,才担心批命为真,也不想她余生蹉跎在侯府。 叶家如今只剩桢表姐这一根独苗,舅母怕桢表姐老来无依,想送她回南边嫁人,又不好开口求得侯府放人,这才剑走偏锋。 舅母待我如亲女,我想回报她,成全她。 晚棠第一次做这种糊涂事,也担心让世人知道真相,会引得别的孀居女子效仿,在京中引起不好的影响,因而没敢吐露真相。 但晚棠却不敢瞒娘娘,娘娘,晚棠知错了。” 后宫无争斗,皇后又得皇帝独宠多年,她养成了慈和的面相。 耐心听叶晚棠说完,笑着安抚她。 叶晚棠又道,“娘娘,在晚棠心里,依旧盼着表姐余生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寡居并非女子的错,她们当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皇后是守寡再嫁,且改嫁的还是自己的小叔子,新一任皇帝,此事依旧颇有争议,只不过碍于帝后威严,无人敢明着议论。 叶晚棠趁机奉承皇后。 又以担心身上留疤为由,向皇后讨要了女医为她诊治。 之后叶晚棠又入宫陪了皇后两次,那些想瞧她笑话的人,看在皇后面上,歇了心思。 叶桢得知这些后,并未因此气馁。 母亲是为国捐躯的忠臣,于大渊有大功,她的独女是功臣遗孤,只要不是犯谋逆大罪,帝后看在母亲功绩上,为树立感念功臣的形象,也会对叶晚棠宽容几分。 百姓同样如此。 因而叶桢的报仇之路,并不容易,想夺回身份,更得步步筹谋。 溃堤千里,非一蚁之穴。 只要叶桢挖的蚁穴够多,等这些蚁穴积累到一定量,无论叶晚棠再如何挽救,也躲不过崩塌之势。 叶桢有耐心,也必须耐心平和。 自己情绪稳定,才能搞对方情绪。 挽星进来,“小姐,侯爷回来了。” 叶桢抱起账本,让挽星带上桌上的砚台,两人前往忠勇侯的书房。 现下她要做的,是彻底解决柳氏。 “父亲,儿媳查账时,发现府中采购的砚台格外贵,担心是底下人以次充好,从中获利,便多查了。” 她将砚台呈给忠勇侯,提笔沾墨在纸上写了个字,又触及砚台底部机关,再沾墨写了个字。 很快,后面写的字渐渐淡去,直至变成透明,不见一丝痕迹。 叶桢解释,“我才知这种砚台是府中专门定制,用来做阴阳账。”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