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不对劲,明显不对劲 (第2/2页)
小刘、小马不见,向老纪投来疑惑的目光,老纪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就这么过了几分钟,还差十分钟两点了,一艘客轮准点到达,已经出现海平面上。 小赵再回头时,老纪居然也不见了。 气得他跺了跺脚,自己迎上前去。 这个时候的军统人员,军事素质还是挺高,即使知道此去危险,手下失联,小赵依然勇往直前,迎上前去找人。 其实何忠良并没走远,就在他侧后方几十米的地方。 他可不会在局势没有明朗前,贸然出手。 前世身为作训参谋的何忠良,不但有勇,还有谋。 能回到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子第一不要嘎!第二就是杀鬼子!越多越好!没够! 何忠良带着老纪等三人,找了码头侧翼的一艘乌篷船,给船主塞了一块大洋,低声道:“侦缉队的,执行任务,别说话,不然收了你的船。” 船主见状哪敢吭声,别说给钱了,不给钱也不敢不听。 侦缉队,那是身揣小本本,扶着自行车,腰挎盒子枪,随时有权杀人的狠角色,天津卫谁人不知。 何忠良躲进蓬里,找了个宽阔的视野,摸出空间里的一个小型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 身前身后这些大小船只中,不知道还隐藏着多少两边的人员。 何忠良要仔细观察,看明白了再决定是出手还是直接匿了。 出手也是杀鬼子,至于救刘戈青……看情况吧,何忠良可是一名新时代军人,对国党天生没有好感。 就这样暗中观察了十几分钟,何忠良心中总算有了些谱。 轮船入港、泊位、下锚、下舷梯…… 虽然早早就看见了,可真到下人的时候,是要一段时间的。 离得比较远,但是有4倍的望远镜,何忠良还是看得很清楚。 行动队的人都在慢慢靠近码头,何忠良虽然不认识,但能从动作姿态上分辨出一二。 何忠良摇了摇头,不对劲,明显不对劲。 就算王全斌没问题,码头肯定也有问题。 一组组长王全斌是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以他多年经验,早就看出现场情况不对,但是事已至此,硬着头皮也要上。 刘戈青是锄奸大英雄,为了华夏,为了抗日,坚决不能让他落在敌人手里。 大家出发前都看过刘戈青的画像,所以目标人物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一眼认出了刘戈青。 他身高一米六五左右,穿着八成新的中山装,布鞋,脸色苍白,行动不是很便捷,那是因为他现在身上被拷打的伤势还没痊愈。 何忠良在望远镜中清晰看见,王全斌迎上前去,和刘戈青对了接头暗语,双方握手,一起向码头广场走去。 一组其他两个队员,有意无意挡在他们前后。 这两人也看出情况不对,但是没人退缩。 何忠良看向外围一脸漠然的小赵,不知道他此时心中怎么想的。 还没出了广场,忽然警笛大作,几个警察引着一队荷枪实弹的鬼子跑了过来,围在广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