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养敌之说 (第1/2页)
等他被尉迟敬客气地留饭后,再到李卫公府中,已经是下午时分。而在门口接他的人中,一个器宇轩昂的青年真君,不用猜也知道,必是尉迟敬的儿子尉迟琳。 “希夷神君。里面请,老师等你很久了。”尉迟琳环手笑着对他施了下属礼。 “世兄,请!” 进入内堂,庄清云依弟子礼拜见了李卫公,才在客席坐下。 “德恭圣君和你说的事晚些再说。清云,我要先问你一个问题。”李卫公一脸深深的暮气,和刚刚见过的尉迟敬相比,令人不禁为他的健康担忧。 “你认为这次天尊亲征高沟。胜负如何?”全不理庄清云的惊讶,他带着命令的口吻又补了一句,“照实说。” “无胜无败,无功而返。”庄清云仔细思量了好一会才回答。 “若我也去呢?”李卫公露出了难得的咄咄之气。 “也是一样。”这次庄清云回答的很快。 “怎么说?”卫公脸色依旧严肃。 “高沟有三不可胜。首先,他们山河牢固,君臣一心。自前朝起,天朝对高沟的讨伐就没有停止过。这使得他们为保家园从来都是同仇敌忾上下同心。高效有力的朝堂加上亦军亦民的体制。纵然我们有五倍以上他们的军队,按战力算下来其实是以弱对强。我军并不具备兵力上的优势。而我们又是进攻的一方,这样就更难了。” “其二,他们坐拥两道,外结魔族。星落半岛四道。星落百济,各得其一,高沟独占其二。临海凭山,兼有农耕,使得他们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星落与他们不合,但有百济魔族的支持,甚至还和远海日和族的暗通私交。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兵源的补充,较之补给线十倍于他们,兵员结构复杂的天朝,都是大优。” “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们五花八门,人才济济。星落之地本来灵气与天朝有异,加上他们坐拥数个具备混元道果实力的金仙,还开发出了各种独特的禁制和法阵。我军虽然勇猛,要强行破阵,冲击城池也是极难。而且就算打下一城,如何安民,怎么防守都是大问题。攻城易,守城难,降民灭国更难。” “你只算敌人的账?我军的情况就不算了?”李卫公没有露出丝毫感情,更没任何评价,只是催他继续。 “我军军力强盛,国力强大。高沟就算再怎么上下一心,终究不过弹丸之地。就算再内通外合,也不过是一时之能。所以我们必胜。然而,现下我朝悟得混元道果的金仙多是我天元师父这样的文人。若摆开擂台,一对一按照规则较量,当然无虞。而战场上,我们并没有绝对领先的实力。这是其一。” “薛万能前些年因为狂傲被贬,军中豪赌型的将领,勉强还能说得上的只有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学生在洛州时候,跟着李圣公读过我朝所有大将的生平战例。以学生的浅见,他是将才,不是帅才。因此,此战无论用不用他,都不能速胜,更不会大胜。” “其实这也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这第三点就是天尊和徐圣君。圣君多谋,天尊极智。此战即使不能全胜,必也无虞。学生能想到的徐圣君必然也能想到。天尊虽然求胜心切,哪怕有一时的冲动,也不过小处得失。以他老人家的睿智,终会听取圣君建议。而且,如果您也去的话,此战必不会伤及我朝大军的根骨。最好就是小胜而归,既全了天尊的面子,又得以保存实力以备将来。” “你既说我军必胜,又说不能速胜。当如何胜之?”卫公的眼眸深处流光暗动。 “养之,耗之,乏之。不求一时之功,但谋百世之业。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兵胜骄兵败,万古难更。只要我们把他们统兵的将领养骄了,他们的义兵也渐渐就会成为骄兵。到时,再把我们那些想发财的老爷兵整顿一下,带领真正有意愿,为国为天下苍生出力的义兵出征。一战可定也。” “养敌之说,倒是新颖。你再说说看,如何养敌?”李卫公完全松弛了下来,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如今战时,高沟内外所购者,粮草辎重。而人之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