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林常安 (第1/2页)
赵清河一听孙老汉居然要利息,顿时不高兴道:“老哥,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要利钱不合适吧?” 这孙老汉离开村子后真的是连脸面都不顾了,哪有问同村人要利钱的? 孙老汉叹了口气:“唉,清河啊,我最近需要银子做生意,所以才不得不这么做,还望你能理解。” 赵清河皱眉,正准备与孙老汉理论,李凌云却抢先开口:“可以,但是房契得今天就过给我。” 按着赵清河的想法,孙老汉是清泉村人,就算李凌云未付清房款,他也会将房契先过给自己。 毕竟是同村人,不怕他拿着房契跑了。 所以带李凌云来县城之前,他说的是写欠条和转房契。 可在接触了孙老汉后,李凌云觉得,他未必会同意先将房契转给自己。 果然。 孙老汉一听李凌云说要将房契过到自己名下,立刻皱眉:“这不合规矩,等你还完房款我再……” “孙叔,我给利息的前提是房契在我手里。” 房契若不在自己手里,以后孙老汉反悔了,他都没地方说理去。 孙老汉见他坚持,只好点头:“行吧,看在咱是同乡的份上,就先过给你吧。” 说罢,他去柜台上拿过纸笔,让赵清河帮忙写欠条。 赵清河脸色难堪的写下欠条,读给两人听:“李凌云买孙老汉位于清泉村的住宅一套,共计二十五两银子,先付十两,剩余十五两和一两利银在年底前结清。” “清河,这欠条里面没写违约了该如何赔偿的事儿,你把这一条加进去。” 赵清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怒火,刷刷几笔写上违约责任:“双方不得违约,一方违约,须赔偿另一方的全部损失。” 孙老汉这才满意的签字画押。 轮到李凌云签字时,他发现这里的文字居然和前世的繁体字一样。 他立刻提笔签上自己的名字,又按了手印,合同算是成了。 合同一式四份,三人一人留一份,县衙备份一份。 赵清河站起身,冷着脸说道:“趁着时间还早,咱去县衙把地契过了吧。” “小旭去泡茶了,喝一口再走吧。” “不了,现在就走吧,一会儿天该黑了。” 孙旭走了有一刻钟了,若他真想泡茶给自己喝,这会儿早就来了。 一刻钟都不见人影,什么意思还用明说吗? 孙老汉见此点点头:“好吧,那咱现在就去县衙。” 县衙在县城东面正中的位置,一行人到了县衙门口,被衙役拦了下来。 “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孙老汉忙朝着两人行了一礼,满脸堆笑道:“官爷,小民孙老汉,过来办理房契的,还望官爷行个方便。” 那官差瞥了三人一眼,站着没动。 孙老汉见状,使劲朝李凌云使眼色。 李凌云压下心底的不快,从怀中掏出十个铜板递给那官差:“还望官爷能通融通融。” 那官差数了数手里的铜板,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 但看李凌云身上的衣物打满补丁,知道他是个穷鬼,便撇了撇嘴让开了路。 一行人进了县衙,在一个衙役的带领下去了办事处。 接待李凌云三人的是县丞手下的小吏,在李凌云付了一百三十文的契税后,成功将房子的所有权过到了自己名下。 从县衙出来,孙老汉和两人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完全没有请两人去家里坐坐的意思。 此时已到下午,李凌云和赵清河找了家便宜的客栈,支付了三十文铜板后住了下来。 房间很小,里面只有一张大炕,上面铺着草席,炕尾放着一张薄被。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东西。 两人也不挑剔,三十文的价格能找到一个住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