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_十七、相濡以沫的再婚(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七、相濡以沫的再婚(八) (第1/3页)

    许太铖政治嗅觉非常灵敏,他已经从各种渠道获悉一场波及全县的人事调整即将开始。

    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到县里去邀功。

    他带着田镇宇和我一同去了县长办公室。

    他添油加醋的把同祥镇招商引资成果做了汇报。

    田镇宇则围绕发展非煤产业,打造工业强镇的设想做了阐述。

    还真不得不佩服他,说的话逻辑清晰、言之有物。对比许太铖的夸夸其谈、空洞乏味,凸显出他的精明干练。

    县长刘克己边听边记,面无表情。最后,他打量了我一眼,问道:“你就是今年遴选上来的吧?”

    我回答:“是的,刘县长。”

    他点点头,合上笔记本,用中指有节奏地敲击着办公桌,忽然问了一句:“是什么原因吸引达迅公司一次性在全县投资五千万?”

    我心里暗骂了一句王雁书,这个臭娘们儿竟然比许太铖还急,先跑到县长这里邀功。

    我脸上当然不能表现出来,略一沉吟,回答道:“达迅公司在汽车销售行业经营多年。对全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有充分的理解,所以准备做投资布局。之所以能吸引他们投资我县,我个人认为他们主要是看重咱们这里的产业基础和实力。”

    刘县长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为什么把五千万投资一分为二?”

    我看了一眼许、田二人,他们显得非常不自然,心里一定恨透了我所打得埋伏。

    我回答刘县长:“这和达迅公司的投资规划有关。一旦同祥镇的投资收益达到预期,他们就准备开始二轮、三轮投资。在经开区的三千万投资主要用于土地储备和基础建设。毕竟土地升值也具有不小的诱惑力。”

    刘县长看来对我的回答表示认同。他满意的笑了笑,对我们三个人说:“同祥镇的领导班子肯想事、能干事。贯彻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得力,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全县前列,成绩值得肯定。希望各位齐心协力,戒骄戒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争取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

    许、田二人一边听一边奋笔疾书,争取把县长的话一字不漏的记录在笔记本上。

    出了县长办公室,许太铖立即拉下脸来,连话都没说一句就爬进他的专车里扬长而去。

    田镇宇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对我说:“宏军镇长,既然回到县城。就不要像大禹治水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借这个机会回家看看吧。正好也和达迅那边抓紧对接一下。”

    虽然知道他是虚情假意,但我真是求之不得。

    我按照林蕈给我的线索,和她在同祥镇经营煤矿的朋友见了面。

    地点选在一家比较僻静的宾馆里。

    这个人是同祥镇泰祥煤矿的矿长章伟堂。

    章伟堂六十多岁,人一看就本本分分,不像一个尔虞我诈的商人。

    他客客气气地感激了一番,对我这么快就过问他的事显得非常激动。

    他带着哭腔说:“关镇长,我现在是求告无门,煤矿被关停了一年之久,快把我拖垮了。”

    我好奇地问他:“林总官场上的人脉很广,你就没找她帮你疏通关系吗?”

    他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说:“照理说是应该有效果,但对方的权势太大,不起作用呀。”

    他喝了一口茶水,接着说道:“越界开采的煤矿是同顺煤矿,实际控制人是市煤炭局副局长郑达山的儿子郑桐。”

    这件事在我到同祥镇后略有耳闻,所以我并没有觉得意外。

    我只是问道:“县官不如现管,所以林总托的关系起不到作用?”

    他点点头说道:“关镇长说得太对了,所以我举报同顺煤矿越界不但没了下文,反而因技改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借口被责令停产整顿,一拖就是一年。”

    我问:“他们的理由确实存在吗?”

    他无奈地说:“如果按国家标准肯定是不达标,只有规模以上煤矿才能有实力达到标准。咱们同祥的这些小煤矿谁家也达不到要求,我的矿可以打包票地说在同祥,甚至在全县都是最接近标准的。”

    我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