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_三十七、天人永隔的爱人(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七、天人永隔的爱人(十九) (第1/3页)

    我继续阐述道:“品牌,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将它视为一种噱头。假设你在这里注册一家新公司,公司名称中若能融入省城的元素,往往会带给老百姓一种信赖感。许多人对于来自大城市的产品有着天然的迷信,认为它们更有品质保证。如果贵公司有意愿深耕这片市场,那么品牌不仅能够确保销售顺畅,还能为您带来更多的溢价空间。”

    他边听边点头,显然十分认同我的观点。

    我接着说道:“在中国,住宅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小家,它还承载着投资的属性。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房产往往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引导购房者的预期就显得尤为关键。如果我们能让大家相信房价只会上涨而不会下跌,那么购房的热情自然会被空前点燃。当然,饥饿营销也是这个行业常用的手段之一,你肯定会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推进项目,先开发一期,再逐步推进到二期、三期,以此类推。我说的这些,应该与你的想法大差不差吧?”

    他激动地站起身,紧紧握住我的手,感慨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你的这些见解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这次来真是值了。”

    我谦虚地回应道:“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可能有些片面,让你见笑了。”

    他连连摇头,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正因为你不是业内人士,所以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正所谓旁观者清。以前我就是一味地拿地盖楼,把房地产当成纯粹的生意来做,从来没有从地方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它。”

    这时,杨芮宁插话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我就说嘛,你们这个行业门槛低,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插一脚,随便说两句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于志明一听,脸色微变,刚要发火,我连忙制止了他:“杨医生说的没错呀,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礼尚德,教师和医生被视为崇高的职业,教书育人、救人活命,只有他们的工作才能和‘德’字挂钩,所谓师德、医德嘛。我们确实应该向他们学习。”

    杨芮宁闻言,露出了复杂的目光:“关主任真是能言善辩,骂人都不带脏字,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我微笑着摇摇头:“哪里哪里,大家各抒己见嘛。好了,到饭点了,我们出去吃饭吧,边吃边聊。”

    席间,我与于志明相邻而坐,清婉和杨芮宁则坐在了另一侧。话题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之前讨论的内容上。

    于志明诚恳地对我说:“上次我姐提到想请你来我们公司担任副总,但你拒绝了。今天经过这番交谈,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公司,我希望能请你担任总经理,全权负责这个项目。至于待遇方面,我可以给你20万的年薪,外加5个点的股份。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我是真心求贤若渴。”

    我笑着回应道:“论起忽悠人的本事,我或许还行,但真要说到干实事,我可就是马马虎虎了。感谢于总你的高看,但我可不想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坏了你的大事。”

    见于志明一脸诚恳,而我确实无意于这个职位,我便转而问道:“既然咱们都不是外人,那我就直说了。我听说你最近在省城举牌拿下一块地,资金投入不小吧?”

    他轻轻叹了口气:“是啊,那个地块位置好,经过好几轮举牌才拿下来,一下子就投进去一个多亿,现在资金方面确实捉襟见肘。如果这个项目能顺利谈成,我恐怕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来周转。哥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连忙摆手笑道:“哥哥这个称呼我可不敢当,我是75年生的,下个月才满31岁呢。”

    他闻言,也笑了:“是我冒昧了,我是72年的,确实比你大几岁。”

    我接着话题说道:“说到资金问题,拿地这块我倒是能说上两句。开发嘛,我就是个门外汉了。去年城区中心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