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_一二七、不忍猝睹的回眸(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二七、不忍猝睹的回眸(二) (第1/3页)

    元旦前夕,省工业大学的一位副校长亲自带队,一行数人来到开发区,与达迅集团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共同组建汽车传动系统研发中心。

    作为县政府的代表,我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签约仪式顺利完成后,我陪来宾共进了午餐。宴会结束后,我返回开发区管委会,走进了那间我许久没来的办公室。

    平日里,我因县里公务繁忙,鲜少踏足这里。但办公室的小刘十分贴心,每天都会安排保洁阿姨前来打扫,使得这一方天地始终保持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这次活动,张卫国和刚到开发区管委会任职不久的肖玉波也一同参加了。他们二人随我走进办公室,我们三个人围坐在沙发上,尽管各自心怀心思,但面上都维持着客客气气,言语间透着官场上的客套。

    张卫国脸上挂着那副人畜无害的招牌笑脸,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率先开口说:“关县长,达迅集团与省工大合作组建研发中心,这可是开发区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啊!这不仅为开发区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技术研发所结出的硕果。您的远见卓识和大力推动,才促成了这一合作,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话每一个字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恭维。

    我摆了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功劳属于每一个人。”

    我又将目光转向肖玉波,关切地问道:“肖主任到开发区这段时间,工作还适应吗?”

    肖玉波向来心高气傲,仗着佟亚洲这层关系,平日里没少给张卫国脸色看。但此刻在我面前,他立刻收起锋芒,身子微微前倾,语气恭敬:“关县长,虽然我以前没接触过开发区工作,但我一定加快学习进度,尽快进入角色。”他眼神中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显然不想在我面前露怯。

    我赞许地点点头:“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学东西也快。开发区的未来,终究是要靠你们这些新鲜血液接过接力棒。”

    这话刚落,张卫国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下意识地挺直脊背,皮笑肉不笑地接话道:“年轻人确实是希望,但历练不足,还得慢慢来。眼下开发区的工作,还得靠关县长带出来的老同志们撑着场面。”他这话看似在强调经验,实则暗暗贬低肖玉波的能力。

    肖玉波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屑,毫不示弱地反击:“张主任说得在理,好钢还需好磨刀石。我倒是盼着能多承担些重任,也让领导们看看,年轻人到底能不能扛得住事。”两人针尖对麦芒,空气中隐隐有了火药味。

    察觉到气氛不对,我轻咳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你们二位说得都有道理。不过当下开发区有两件头等大事——”我顿了顿,目光转向张卫国,“第一件,开发区升级的事,需要市里大力支持。张主任在市里人脉广、经验足,我看这任务非你莫属。最近多跑跑,争取早日有个结果。”

    张卫国眼睛一亮,这任务不仅重要,更暗示着他在市里的关系网被认可。他立刻挺直腰板,语气坚定:“关县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我又转头看向肖玉波,语重心长道:“第二件事也不容小觑。按照‘腾笼换鸟’计划,非汽车配件企业的分流工作,涉及多个乡镇,协调难度大。肖主任在政府办历练多年,沟通协调是强项,这担子就交给你了。”

    肖玉波瞬间明白了其中门道——这任务虽繁琐,却是结交乡镇干部的绝佳机会。他满脸欣喜,连忙应下:“请关县长放心,我保证把工作办好!”

    看着两人各领任务,我心中暗自点头。这两枚棋子,终究要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与张卫国、肖玉波又虚与委蛇地聊了片刻,我以县里还有紧急事务为由,起身告辞。

    小项早已将车发动好,开足了空调在管委会门口等我,见我出来,立刻上前拉开车门。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中,车子缓缓驶出园区,朝着县城方向疾驰而去。

    途经新城区时,我摇下车窗。寒风扑面而来,却挡不住眼前那栋庞然大物的震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