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混乱情史:一个男人的自述_一二八、不忍猝睹的回眸(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二八、不忍猝睹的回眸(三) (第2/3页)

子,在从县委到县政府的政治版图上激起层层涟漪,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被打破,新的权力格局与政治生态正悄然重塑,一场围绕发展理念、施政方向的深度变革蓄势待发。

    除了官方惯例的新旧交接宴饮,我精心筹备的私人酒局也终于在芸薹集贤摆开。

    这场专为刘克己、匡铁英、王雁书设下的宴席,自然少不了胡海涛、刘修文两位得力盟友作陪。

    觥筹交错间,一桌六人构成了县政坛的关键脉络——刘克己虽即将赴任市人大副主任,但余下五人均为县委常委,加之与胡海涛私交甚笃的县委组织部长早已形成默契同盟,在九人常委班子中,我们这方势力已然占据压倒性优势。

    这场看似寻常的饭局,实则是权力版图重构的微妙缩影,众人杯盏相碰的脆响,恰似新政治格局落定前的序章。

    酒席间,灯光暖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

    我缓缓起身,双手稳稳端起酒杯,向刘克己郑重地深鞠一躬,声音里满是诚挚与感恩:“老书记,知遇之恩,重如泰山,我定会铭记终身,没齿难忘。”

    刘克己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动容,赶忙摆摆手,温和地示意我坐下:“宏军呀,该交代的,我都跟你念叨过了,也不必再重复、再叮嘱了。看着你在这仕途上一步一个脚印,愈发成熟稳重,我打心底里感到欣慰。”

    说罢,他抬手端起酒杯,神色间既有对过往岁月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期许,感慨道:“我这一辈子,都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为官,如今终于要离开了。” 他目光缓缓扫过席间众人,语重心长道:“我只盼着,往后大家能齐心协力,把咱们县打造成宜居宜业的首善之区。等我退休了,回来安度晚年,也能有个舒适安心的归宿。”

    言毕,他仰头一饮而尽,杯中的酒好似承载着他多年的心血与期望 。

    包间内酒意与暖意交织,在座的每个人眼角都泛着感动的泪光,逐一高举酒杯一饮而尽。

    我暗中观察着满座神色,见时机成熟,便以如厕的借口离开了包间。

    踏着柔软的地毯穿过回廊,我推开另一个包间虚掩的门。此刻,包间内气氛紧绷,赵田裕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焦虑不安;林蕈精致妆容下难掩紧张。反而是刘克己的儿子刘子韬表情反而正常一些,看来他才是看惯了大场面的人。

    我压低声音:“刘书记正喝在兴头上,该出场了。”

    这场看似偶然的邂逅,实则是我精心设计的一场不期而遇。刘克己即将去市里赴任,最放心不下的当然是自己亲家和儿子的产业无人庇护,他有心托付却又不好太过直白。

    我要营造出刘备托孤似的场景,让他能借着这个机会将牵挂和盘托出。

    而拉上林蕈参与,既能消解给人刻意为之的感觉,也顺势为她搭建结识县领导的桥梁。

    在回包间的过程中,我特意把刘子韬拉到和我并肩的位置,扯了扯他的手,他会意地点点头,用眼神回馈了我。

    红木雕花门外,服务员瞥见我们的身影,便轻缓推开鎏金门扉。我迅速调整神色,面上堆起恰到好处的惊喜,攥着刘子韬的手腕跨步而入,扬声笑道:“这世上竟有这般巧事!你们瞧我撞见了谁?”

    席间低语交流的声音戛然而止,几道目光如探照灯般扫来。座上有与赵田裕、林蕈相熟的已笑着扬起手臂招手致意,腕间佛珠与腕表在水晶灯下折射出细碎光芒。

    我需要确认一下刘克己的态度,担心自己精心安排的这场巧遇弄巧成拙。于是,我用余光瞥了一眼主位上的刘克己。只见他半眯着的眼精芒流转,显然早已洞悉我的这场“偶遇”背后的筹谋。

    “既然这么巧,那就是有缘。子韬,还不向诸位长辈敬酒?”刘克己放下手中的筷子,看似随意的吩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林蕈适时推了推刘子韬后背,示意他上前。

    趁刘子韬挨个斟酒的间隙,我双手抱臂调侃:“合着我去趟洗手间的功夫,倒把咱们县地产界的半壁江山都‘捡’回来了!”

    林蕈踩着十厘米的细高跟款步上前,黑色鱼尾裙勾勒出曼妙曲线,她优雅颔首,红唇轻启:“可不是巧?沾关县长的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