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_第29章 扭曲的时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扭曲的时局 (第2/2页)

首辅走马观花似的换,可谭威所到的此世,或许是帝王平衡之术被崇祯歪打正着了还是怎么的,政局意外的稳。

    前几年被罢黜的首辅周延儒目前在江南闲赋,按照前世历史,崇祯十四年就会被复相。温体仁老奸巨猾,目前窃得首辅之位,不过按照前世历史,明年就会病死。薛国观以大学士入阁,每当首辅罢辍,他就代理几天,不过从来不会给他矫正,崇祯十三年就会被因贪污赐死,这个理由很搞笑,明末有几个不贪的,不过也算是个蹩脚的理由吧。

    以上三位都是满嘴正义的祸国老匹夫,不过目前为了各方利益,还算昏招未出,难得安生。内阁还有蒋德璟 、黄景昉几个算好的,就是手段不行,尚且平衡吧。蒋德璟西学特别好,还信天主教呢,黄景昉算是个谏臣,三朝元老,逮谁都骂,不过胡建口音,攻击力不强,人家信妈祖。

    吏部是李日宣,被人当作东林党,不过此君还算敬业,不算作。户部毕自严,抨击过目前的首辅温体仁,崇祯一边训斥一边给他升官,好一根平衡杆呀,不过按照历史,明年就病亡了,接替他的是目前的侍郎倪元璐,人品不错,就是刚,爱喷人。

    礼部是林闱爵,徐光启的继任者,默默无闻,一心当学霸,礼部事宜交给手下,一天到晚实验儒学和科学的共性,算是第一位中西学结合专业的创始人。

    兵部杨嗣昌,后面有他老鼻子事了,搅屎棍一根,跟高起潜好事没做,烂事一筐。

    刑部目前的尚书是郑三俊,老而刚,崇祯初攻击阉党保东林,现在又看东林本质也不是好东西,不同流合污。以前的刑部侍郎是刘宇亮后来入阁代理,按照历史崇祯十一年罢孔运贞而当临时首辅,上位后沽名钓誉构陷武将,差不多明年就要去天津训斥众武将,再去山海关镀镀金,谭威有的受了。

    工部尚书刘遵宪是透明人一个,手下各个侍郎代表着各方利益,他先在南直隶任职,后来进京,过些年估计又得回南京,早就被架空了,工部是拨款大户,东林文人和山陕武人都有自己的侍郎。

    至于内侍太监,那和前世差不多。王承恩贴身侍奉崇祯,曹化淳厂公既当刀子又做耳目的,他自己都觉地自己是地府走出来的。其他的大部分是崇祯派出去的监军,基本都挺烂。

    唐文正监军京营,这老小子除了飞扬跋扈也不会别的,估计也是崇祯让他嚣张点,搏个存在感,吓唬京营废物们的。

    李奇茂在山陕监军,说是往来沟通,那西北是他一个太监能全活起来的嘛,刚打完李自成的西北武人,哪一个是善茬,索性他躺平了,就是吃吃喝喝就行。

    吴直监督海运和市司,本来是给崇祯看门的,结果这小子偷着走私,后期胆子越来越大,大明禁海他不禁,玩脱了也有勾结的东林文士和江南大儒给他保命,赚钱就行。

    王坤监军宣大,就是山西北边,看着边疆防蒙古,其实每回皇太极绕燕山他都加急通报,可是真的打不了,跟崇祯没法说,也就配合武将了。

    最后是在山海关搅屎的高起潜,他的正式派遣是宁锦总监,如今缩在山海关闹腾,他和马科倒是没太大矛盾,可是对其他领军的大大小小武将,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也就是在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多方默认了苍蝇腿肉的静海,给了谭威。

    这几日谭威从徐家和衙门几处多方打听,总算是搞明白了时政乱情,大体消化后只有了个轮廓。不过毕竟军校高材生,结合前世历史,结合如今扭曲的事实,有些实情还是可以预测点的,这可是难得的金手指哇。

    休息了几日,伤情稳定了,心中也盘算好了规划,这天谭威驱马前往军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