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透_第1章 是不是意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是不是意外 (第2/3页)

群中时,就不能不怀疑这是不是意外:

    一位c国裔的世界着名科学家应邀回国,他的老师,一位国际科学巨匠,曾经断言:“这个人获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但就在他准备离开A国的前夜,突然跳楼身亡,当地警方调查后表示:“这仅仅是场意外”。

    接着是在c国国内,一位天才热核物理学家和一位重要的航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国家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创始人先后被交通事故夺去了生命。

    最近,c国最着名人工智能公司之一的创始人,也是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在睡梦中离世。

    无独有偶,就在第二天下午,一位顶级材料科学家车祸身亡。调查还在进行中,死因尚未定论。

    上个月,一位着名的生物基因安全专家,在国内因交通事故不幸离世。

    今天,杜赫阳又不幸进入了这一长串名单……

    (各位看官有时间的话,可以上网搜搜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报道。)

    人们不再有机会听到这些决定着明天的科学天才讲述关于明天的故事了。纯属意外吗?今后还会有多少这样的“意外”?c国还禁得住多少次“意外”?如果不是意外,那么背后的真凶又是谁?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郝斌的沉思:“请进”

    进来的是他的助手梁艳:“区公安局刚才来电说:他们查了事发前后两辆车的沿途视频、网约车的后台记录,肇事者血液检测报告也出来了,目前他们认为还是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

    郝斌听罢没有评论,说道:“讲讲你们的调查。”

    梁艳将一些资料投射到郝斌面前的屏幕上:“我们初步调查了肇事者的背景,看起来就是个非常普通的卡车司机。”

    郝斌摇了摇头:“我们不是交通警察,要查的不只是交通事故,他接触过的人、财务情况、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每项细节都要深入核查。”

    梁艳:“是!”

    郝斌:“出事之前,杜赫阳都与谁联系过?”

    梁艳:“当晚他跟太太通过几个简短的信息,但跟一个叫唐汉兴的问鼎大学教授进行了约30分钟的音频通话。”

    “我知道这个人。”郝斌一边说一边站起身,“走,咱们去找他了解一下情况。”

    郝斌曾经在一次有关人工智能安全的内部研讨会上见过唐汉兴,因为一上来两人就对构建AI国际安全机制的看法大相径庭而当众争论了一番,所以郝斌对此人印象十分深刻。

    郝斌和梁艳在问鼎大学这座国内顶尖学府人工智能系的一间小会议室里,见到了着名的青年教授唐汉兴——中等身材,带着纯钛框架眼镜,皮肤白皙,额头宽阔,穿着十分合体的白色衬衣,灰色西装,没系领带,一副略带傲慢的学者气质。他本科在国内学的医学,但似乎对治疗疾病没什么兴趣,反而对探究人类大脑思维的奥秘极其着迷,于是攻读了脑科学硕士。因为觉得与揭开思维的奥秘还是相去甚远,他又恶补了数学远赴A国,考到着名教授史蒂文·威尔逊门下学习人工智能。获得博士学位后,问鼎大学以相当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他回国任教。凭借先进而丰富的跨界知识和幽默流畅的语言风格,唐汉兴很快成了学校里的明星教师。他从不担心自己的学生是否按时来听课,因为抢座还来不及呢,不仅本专业的学生提前占位,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过来蹭课。但是他在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时候,瞬间就会变成一个极其沉默的人,几乎是废寝忘食,雷打不动。赶上近年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唐汉兴的科研又成果十分突出,于是以火箭速度升至教授。校领导十分看好,几次找他谈话,希望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