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透_第53章 具身机器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具身机器人 (第2/2页)

间绷紧了神经。

    “您找这类专家做什么呢?”唐汉兴问道。

    “我在国内投资了一个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叫‘翼马’的飞行汽车。前面的进展还比较顺利,但最近AI驾驶系统遇到了些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研发思路。我认为目前公司研发人员的数学功底和未来视野还不够,需要请高手入局。”

    唐汉兴说“这个项目听起来很有前途。我有个师兄叫冯雨岭,就是擅长数学的AI专家,是古都大学数学院人工智能系的教授,那数学功力可比我强多了!我不知道他是否专门研究过自动驾驶,但记得他做过关于AI与城市交通的课题研究。这几天,我正好也需要找他帮忙。”

    唐汉兴口中的这位师兄在A国留学时,和他同为史蒂文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虽然他们的思考角度经常不同,但两人关系相当密切,唐汉兴对外介绍时从来都称呼冯雨岭为师兄。他俩在交流中经常能彼此激发创新火花,因此两人将他们的关系戏称为“打火石”——天生就要碰撞,碰撞才有火花。与唐汉兴不同的是,冯雨岭出生在一个当时尚未脱贫的山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母亲生他时难产却又正值天降大雨,公路损毁,是村里的一众乡亲将她母亲裹好被子,放上担架,用保温棚的塑料布遮蔽严实,顶着大雨,冒着滑坡和坠崖的危险,轮流抬着走山路,翻过了那道几乎要了人性命的山岭,送到了县城医院……父母为他取名“雨岭”就是为了让他永远铭记这段恩情。说来冯雨岭也是争气,自小就十分聪慧,几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小学没毕业就显示出非凡的数学天份。班主任老师找到家里跟他父母说,别管吃多大苦,你们一定要供这孩子读书上大学,还说他是整个村子的希望。爹妈狠下心来,省吃俭用,把他送到城里的寄宿学校读书;为此,姐姐也不得不早早嫁了人。冯雨岭深知自己的生活费中饱含着父母的汗水,也包含了姐姐的彩礼——那彩礼“购买了”姐姐选择一生幸福的权力。就这样,吃苦、勤奋、天才的冯雨岭成了村里第一个名牌大学生,第一个硕士,第一个博士。父母早已弄不明白儿子整天研究的都是些啥东西,只是感觉祖坟冒了青烟,每天生活在无限的自豪感里。冯雨岭也没有忘记父母和乡亲,他本科毕业后,先去It公司上班挣钱还清了家中负债,又给了父母一些应急的积蓄,才重新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业。这就是为什么他比唐汉兴年长几岁,却是同届的博士。这些年来,冯雨岭工资、科研、讲座、出版等等各种收入不断增加,但他始终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相当一部分回馈家乡。相对于同级别的专家教授来说,他的生活是相对简朴的。虽然是学数学的出身,听起来不太接地气,可幼年的生活造就了冯雨岭圆融的个性和在多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听到唐汉兴要推荐顶尖人才,方远达心里非常高兴,但又看似很随意地顺着唐汉兴的话说道:“那太好了!你这位师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