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科技故事》的故事 (第1/2页)
就在翼马公司的生产线建设如火如荼,接近完工的时候,出现了不少程序员集中离职的情况。去向基本上都是自由路公司,据说自由路公司开中层干部会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用的是假名。 由于安博离开后,管理班子做了不少准备工作,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没有什么损失,走的人大多是采用AI研发流程后出现的冗余编程人员。从经营管理上看,他们的离开对翼马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方远达的做法却跟唐国立当初对待姚飞离职的方式大相径庭。 翼马公司提前拟定了一个《关键人员名单》,凡是不在名单上的人申请离职,公司通常不做挽留,一副很大气的“随他去”的样子。而当这群人到自由路入职后,方远达就会启动其中的卧底人员收集证据。拿到确切证据后,翼马公司对所有“叛逃”到自由路公司的前雇员,只要签有竞业禁止协议的,一律采取法律诉讼措施。目的并不是让这帮人回来,而是坚决回击罗伯特和尹夕帆的挑衅。同时,方远达组织的这次行动也让安博暗吃了一惊,他突然发现方远达使用卧底的手段相当缜密和娴熟,完全不像临时起意。 本来这只是两个创业企业间的一场争斗,双方都是产品还没上市的新企业,自由路甚至刚刚拿出样车,还没做大力推广,不应该引发多少舆论关注。但有的时候现实真的是比小说还凑巧,不久前A国国会为了鼓励企业间的竞争,通过了一项法案——在其全国范围内废除竞业禁止条款。这个法案在企业和员工间不断发酵,舆论风暴蔓延到c国。在c国因为这个话题与很多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论。翼马与自由路斗法的故事很快成了各大媒体讨论这一话题时不可或缺的现实案例。支持者、反对者分派而立,舆情好不热闹。 方远达哪里肯放过这等送上门来的天赐良机,一不做二不休,趁着翼马在舆论浪尖上的时候赶紧发布翼马的样车,一下子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就在翼马公司最需要大媒体的时候,冯雨岭和谭梓荣同时接到了c国科技圈最着名的官方媒体《科技故事》的采访邀约,负责采访的是“AI视频故事”栏目的责任编辑侯琳琳,也就是A国国际情报局派回c国的间谍,代号“吉他”。 《科技故事》在c国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说到这家媒体的成功,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办人徐一雯。 20年前徐一雯从大学传媒系毕业进入了一家官办的科技媒体集团,踏踏实实做了10年科技新闻记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她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更是形成了自己对科技媒体独到的理解。起初徐一雯只是发现:专注报道科研成果的新闻即使写得再好,也只有少数专业人士会看,其实也只有他们能看懂;对大众来讲,如果没人进一步去科普、去解释,就很难产生影响力。但是如果文章是围绕科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