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喜讯燃村梦,齐心向富程。 匿名疑雾起,前路待澄明。 (第2/3页)
艰辛的感慨,脸上的皱纹都像是被幸福抚平了一些,整个人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可不是嘛,王婶,我也正琢磨这事儿呢。想当年,咱这村子冷清得像座鬼城,就跟被世界遗忘了似的。年轻人都往外跑,只剩下咱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守着这几亩薄田。每到过年,村子里冷冷清清,哪有半点人气。现在可倒好,老天爷开眼,给咱送来了这么好的发展机会,咱要是不抓住,那不是傻嘛!说啥也得拼一把,把这机会牢牢攥在手里,好好打磨打磨,让咱村也在全国出出名!咱也让那些大城市的人,都来羡慕羡慕咱们!” 李叔边说边攥紧拳头,狠狠地往大腿上一拍,那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就像一头斗志昂扬的公牛,仿佛下一秒就要朝着目标狂奔而去。 “咱庄稼人,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啥苦没吃过,啥累没受过,就怕日子过得没盼头。这回可不一样咯,好不容易盼来了这希望的曙光,咱就得齐心协力,把这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让外面那些小瞧咱的人都瞪大了眼瞧着,咱这小村子也能变成人人羡慕的好地方!到时候,咱们也能挺直腰杆,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 李叔越说越激动,声音大得整个村子都能听见,仿佛他已经站在了村子未来繁华的中心,眼前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漫山遍野都是沉甸甸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张婶站在人群后头,两只手不停地捻着衣角,眉头皱成了个 “川” 字,眼神里满是担忧。“是啊,老李,你说得有道理,可咱们这些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人,啥没见过啊,最忌讳的就是那些光说不做的花架子。”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小声嘀咕着:“这年头,好听的话一箩筐,也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咱们可得把眼睛擦亮咯,别再被人骗了。咱这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可经不起折腾啊!就说前几年,有人来村里推销什么新型农具,说得天花乱坠,结果买回来根本不好使,钱都打了水漂。” “还记得那年不,村东头的老王,被外乡来的几个油嘴滑舌的家伙哄得晕头转向,把家里的老本都拿去买了啥‘超级种子’,结果呢,种下去连根苗都没长出来,一家人差点饿肚子。大半年的辛苦都打了水漂,孩子饿得直哭,那场景,我现在想起来都心疼。咱们啊,都是吃过亏的,这心呐,就得比石头还硬,可不能再犯糊涂。咱得为子孙后代着想啊!” 张婶说着,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就像一只警惕的老母鸡,时刻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咱不是不信人,就是得多留个心眼儿,毕竟这日子是咱们一滴汗一滴汗攒出来的,容不得半点闪失。咱们得好好看看那些个主意、那些个人,到底靠不靠谱。不能光听他们说,还得看他们怎么做。” 张婶这番话,就像一盆冷水,让大伙都冷静了下来,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心里对未来多了几分谨慎。原本热烈的讨论声也渐渐低了下去,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思考着张婶的话。 赵伯在一旁,慢悠悠地吸了口旱烟,嘴巴一抿,从鼻子里喷出几缕烟雾,眼神透过烟雾,透着坚定。“张婶啊,你这话说得在理,不过咱也得换个角度想想。你瞧那 [你的名字] 娃子,这段时间忙得像个陀螺,脚底都磨出泡了,还不是为了给咱村子找条出路?他那些新点子、新规划,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那都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才琢磨出来的。他一趟趟地跑政府部门争取政策,一次次地找专家请教发展方向,这股子劲头,咱们都看在眼里呢!为了给村里争取旅游项目,他在城里跑了多少趟,吃了多少闭门羹,可从来没喊过累。” “咱庄稼人最看重啥?不就是个实在嘛!我看 [你的名字] 这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咱村子的未来,眼睛盯的都是咋让大伙过上好日子。咱们得给他个机会,也是给自个儿个机会,就信他一回,说不定啊,咱们真能把这小村子变成大明星!咱们一起努力,把茅山涡村打造成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 赵伯这几句话,就像一阵春风,吹散了大伙心头的疑虑,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