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君无戏言! (第1/2页)
市财政领导苦涩说道,“我们每年都会经上面领导审批,给一些能够帮助京州完成就业指标的某些大企业进行免税福利。” “都常说,增加gdp最快捷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建个商场。因为建立一个商场,光是盖楼就能凭借着设计、土方、施工、装修、材料,带动至少上万人的就业,更别说商场建立之后的运营,所以领导们都很愿意去盖新楼,去盖商厦。是,这些商场确实增加了就业,增加了gdp,也完成了政绩,可有一些建起来后也最终会因为经营不善而成为“鬼城。”” “一栋楼,从购买土地到最后交付使用,真正最赚钱的是投资商、是筹备盖商场的那一批人。商铺卖出之后,那些人他哪管来商场的人多不多?再加上租赁商铺的又都是商户,这就导致投资商建成后,拿着政府的政策吃的盆满钵满,反而商户们以及前来购买衣服的顾客,依旧是过着普普通通的水平。” “李书记,我这所说的还只是商场,至于说类似于大厦、美食城等等其他产业,也同样是这种情况。老百姓工资不高,那就不会交个人所得税,商人又因为建设大楼增加gdp,几年的免税政策他们也不用交税,那我们政府还能有什么钱?” 市财政的一番话让在座所有人哑口无言,同时也让李达康忍不住沉思。 是不是真如市财政所说的那样,因为前几年他太想快速建设,这才让市财政此时处于一种尴尬局面。 可大企业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 都是百里挑一的商人。 只有从独木桥上走过他们才能拥有那么多的资产。 而商人,最讲究的就是逐利。 你不免税人家凭什么要把公司建立在这里? 而且他李达康是领头羊,他要看的是大局,他必须要先让这些人获利,他们才能掏钱带动城市发展。 否则当初若不是因为免税政策,林城又怎么会短时间内一跃而上,从一个倒数第一一跃到汉东前列?还不是先喂饱了那些大企业,先发展起来,再想普通老百姓的事情。 他一个市委书记光喊两嗓子,楼就能盖起来了? 想什么呢? 李达康皱着眉,“所以说是因为前些年的免税政策放的太松,才导致市财政没有钱,很多福利居民享受不到。这些企业有名单吗?给我列一份出来。” 听到李达康要解决,市财政挑起眼皮偷偷看向李达康,突然要这些企业的名单,市财政也无法第一时间给出,还需要翻翻以前的旧账,他苦笑道,“李书记,名单现在给出来有点难,不过有一些不合法的免税确实存在,甚至有的企业已经建成五年了,还按照以前的免税政策交税,这些我回头需要整理一下,到时候亲自送到您的办公室。” 整个汉东大企业就那么十几家私人公司,再加上几家上市公司,他早就心里大概有了底。再加上五年以上的企业没有缴纳税收的他更是比谁都清楚,这些年还不是迫于赵立春书记的官职不敢说吗? 既然李达康现在想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他市财政就把这份名单交给李达康手上,反正得罪人的事情他李达康办,要是不办的话.......那别问市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