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两个选择,却同样的答案。 (第1/2页)
“得罪人?祁厅长,你?有办法?”孙连城疑惑地看向祁同伟。 虽然能坐到祁厅长这个位置已经实属人中龙凤,但这几个问题可在光明区不是一天两天的。 他不相信一个省厅厅长还能解决这个问题。 说话间,孙连城停下脚步。 祁同伟没有理会孙连城的疑问,只是问了一句,“李书记让你去调查核实,并且让你带人收缴,有没有说打算让那些企业补交多少年?” 孙连城摇摇头,继续一副苦瓜样子,“还多少年?哪怕让他们从今年开始交一个个都不愿意,早些年政府为了寻求当地发展,给这些企业福利太好了,现在让他们从手里要点钱,比登天还难,能从今年足额缴纳就谢天谢地了。” “那就是了。”祁同伟笑道,“你看,这么温和的要当然没人愿意交,没人交那政府没钱,政府没钱那光明区没钱,光明区没钱还怎么开发光明峰?” 孙连城皱着眉头,既然祁同伟这么问,想来是有解决办法。 想到这,孙连城赶忙问道,“祁厅长就别在这卖关子了,再没办法等过几天达康书记回来,我真就只能去求着他们去交钱了。” 听到李达康的名字,祁同伟满脸扫兴,“都这时候了你还想靠他们这些公司主动交钱?” 孙连城疑惑问道,“不靠他们靠谁?难道靠李书记?” 祁同伟摆摆手,李达康更靠不住了,老婆孩子都跑国外的人。 更别说这些企业能够发展到现在,就连一个区的区长去要钱都敢不给,那不就是李达康为了发展政绩而不计后果的结果吗? 祁同伟正色道,“没人靠得住,能靠得住的就只有自己。我认为不仅要收那些没有按时缴纳企业的钱,还要把以前的钱全部足额缴纳。当初政府既然答应在光明区建立企业就给予福利政策,那这不挑理,但说好的优惠政策几年,就是几年,绝不多出一天。” “据我了解,这些大型企业凭借着政策至少每个企业漏了三到四年不等,就算每个企业你收到手4个亿,六十多家企业,280亿绰绰有余,多出来的钱,无论是信访办,还是去用在维稳,手头上是不是宽裕很多?” 祁同伟的一番话,让孙连城暗叹一口气,“我也知道如果他们补足确实能解决所有问题,可关键怎么让他们心甘情愿交呢?这钱不好要啊!”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和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放在普通公司身上,哪怕再厉害哪敢不交钱啊? 早些年因为赵立春在汉东任职时期的“袒护”,这才造成这些本应该交于政府的资金反倒因为各种免除政策最终一毛钱都没落在政府,统统都进了这些企业家和私人的口袋。 要知道,赵立春任职书记有五年时间,在这五年时间,赵立春帮助建成了很多家大型企业。而之后,赵立春晋升去了京北,留下下一任书记继续主持汉东的工作。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