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杭区的清算日 (第1/2页)
林少瑾的“背锅书”一签订,张信广很快便又回到天空之城发起了《有关于杭区相关事件处理意见调查》的线上代表会议,会议由区级以上代表参加。 没有任何意外,全票通过。 这就是如今的沪杭生存委员会与过去的行政机构最大的区别,虽然看起来班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各部门的名字还是叫那个名字,但内里已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行政机构要对上服务,也要对下负责。但委员会,或者说沪杭这里只需要对下服务即可。也不能说对下服务,而是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服务。 官僚中肯定是会有好人,也有坏人,有摸鱼的,也有拼政绩的、做实事的。 这些标签无论如何排列组合,只有好人加做实事才是老百姓真正喜欢且期盼,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确实不可否认,总有那么几个发光发热的,但人毕竟都是自私的。 大多数人都无法拍着胸脯保证,我做任何事情一点私心没有,我不是为了我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退一步,大家伙只能说,哎,把事情办了就行了。 很无奈,很心酸,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本质是私有制经济造成的矛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古今中外各类先贤想出了无数中办法,或制度,或哲学,或道德,或法律。 但无论是儒家倡导的天下大同,法家认为的以法约束,还是圣经中教导人向善,亦或者什么骑士精神、文人风骨都没有达成预想当中的效果。 因为这些举措都是在一个框架内用外因来约束内在的人性。 事实证明,人性是不可约束的,基因的本性天生便是自私的。 那么沪杭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当然没有,即便是在22世纪的社会,道德与法治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自私自利仍旧存在。 然而如今的沪杭却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了。 不是沪杭人人成圣,而是它已然不存在阶级矛盾了,或因物理因素,或因主动,或因被动,总而言之,沪杭现在就是实打实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体。 沪杭生存委员会的人也是自私的,无私的人总归还是少数,但正因为是公有制经济体,所以沪杭的各代表们可以合理合法的行使这种自私。 并且在代表们代表群众监督权的实际情况下,这种自私还能让大多数人受益。 杭区的案子它本质损害的是群众的利益,调查并提交这个案子损害的是那些官僚的利益,那么代表群众利益的沪杭各代表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难猜。 ...... 意见普调大概花了半天的时间,这并不需要一个人一个人的去调查,而是由委员会最高层将杭区的详细资料发往每一个代表的电子设备上,再由基层代表组织一下进行意见调查即可。 调查的结果显而易见,百分之九十六的人都认为需要进一步处理杭区的事情。 到了这一步就不需要再开一次什么高层代表会议研究研究一下了,沪杭讲民主,全民都支持的事情,没有任何人敢违背。 当然,也不是说事情到了高层代表这里就这样啥也不需要做就把事情搞完了,最终拿到结果的沪杭总代表需按照流程反馈给沪杭的行政执行部门,然后执行部门这边根据群众意见办事,或者说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