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互联_第5章 拉马努金与梦中女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拉马努金与梦中女神 (第1/6页)

    被人称为是“穿越者”,试图用公式证明“神”的存在。

    什么是天赋?是从小就聪明伶俐,对所有事物都一点就通?还是对某一领域拥有浓厚的兴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又或者是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基因,天生就具备某种特殊的能力?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将会诠释天赋这个词的含义。他就是被后世誉为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的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他的天赋,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直觉。

    1887 年 12 月 22 日,拉马努金出生于印度东南部的埃罗德。虽然他出生于婆罗门种姓,但家境已经中落。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家零售布点的会计,母亲没有固定的职业,全家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着贫困的生活。

    七岁的时候,拉马努金被送到了贡伯戈纳姆的一所中学读书。在他十岁那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数学这门学科。当他第一次看到数学课本的时候,他就像是遇见了一位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从此,他便一头扎进了数字的海洋里。他凭借着自己的直觉,接触到了许多高等数学的知识。要知道,在当时,他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高等数学教育。他的身边人甚至认为,他并不是在学习数学,而是在创造数学。拉马努金在自己的个人自传中解释道,他常常会在梦中得到印度女神娜玛卡尔的启示,当他早上醒来的时候,他便会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写下那些数学公式和命题。

    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拉马努金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数学梦想。他常常会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用自己的方法去解读那些数字的奥秘。他的这种状态,让他的父母一度以为他是走火入魔了。1909 年,拉马努金的父母为他安排了一场婚礼。结婚之后,拉马努金开始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但同时,他也更加渴望能够将自己热爱的数学变成自己的工作。他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论文,整理自己的笔记,希望能够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数学理念。然而,他的这些数学研究,在当时的印度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

    拉马努金在解题的时候,总是能够凭借着自己的直觉,给出难题的结果。但是,当别人问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时候,他却总是讲不清楚。因为他的解题思路和正常的数学家不太一样。正常的数学家在面对一道难题的时候,往往是先看问题,然后再写出证明的过程,最后得出结果。但是拉马努金却是先给出结果,然后再去想办法证明。当别人问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时候,他也只能解释说是自己的直觉。

    拉马努金的朋友艾亚尔,他是印度数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艾亚尔主张让拉马努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给英国的数学界。拉马努金一共写了三封信寄往英国。但是前两封信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直到 1913 年 2 月 16 日,拉马努金鼓起了勇气,写了第三封信,寄给了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家哈代。在信中,拉马努金提到,他在阅读了哈代的文章之后,发现了哈代在关于素数的个数这个问题上的研究并不全面。随后,他便在信中给出了一个关于计算素数个数的公式。除此之外,他还在信中对哈代说,他还发现了其他的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哈代能够过目。并且,他还在信中附上了自己的一些论文,希望哈代能够帮助他发表。

    当哈代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他简直如获至宝。因为他从这封信中,意识到了写信的这个人,一定是一个数学水平极高的人,而且他的数学体系是自成一脉的。拉马努金进入剑桥之后,哈代傻眼了。因为他发现,拉马努金连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都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却能够得出那些公式。拉马努金把自己梦中的经历告诉了哈代,这极大地冲击了哈代的无神论世界观。哈代看到了拉马努金的两大本数学笔记,他深知这些公式是非常伟大的。但是,这些公式中的大多数,他们都无法解释这些公式的来源。拉马努金在这两本笔记中,一共记录了 3900 多个公式。但是,这些公式都只有结果,没有证明的过程。在当时,这些公式中的很多公式,就连哈代也无法解释。甚至,连拉马努金自己也无法阐述。因此,拉马努金也被剑桥的很多传统的数学家认为是“来自印度的骗子”。

    拉马努金来到剑桥之后,他急于想要将自己的笔记整理出来,然后发表成论文。但是,由于他的这些公式都缺乏证明的过程,所以他的这些论文常常会遭到别人的质疑。哈代为了能够让拉马努金尽快地融入到剑桥的数学圈子里,他便让拉马努金重新学习那些基础的数学知识。最终,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拉马努金和哈代两个人共同发表了 28 篇重要的论文。拉马努金在解题的时候,靠的都是自己的直觉。哈代认为,拉马努金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以及超越常人的心算能力,只是他没有把这些过程写下来而已。

    1914 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食物变得十分短缺。拉马努金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