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 心理学问答 (第4/4页)
人格不稳定、不健全,让人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幸福。 问:人们通常怎样获取价值感? 答:人们常通过与他人攀比获取价值感,在学习、物质条件、社会地位等方面比较,通过炫耀自己、贬低别人获得优越感,从而感受价值存在。 问:吃饭、安全和性需求与价值重心原理有什么关系? 答:吃饭、安全和性需求是为满足身体存在的需求,服务于心理的载体——身体,与价值重心原理涉及的心理层面价值追求不属于同一范畴。 问:阿德勒的理论和价值重心原理有什么联系? 答:阿德勒的理论确定了价值的核心地位,是价值重心原理的先驱,为价值重心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强调价值在心理和人生中的关键作用。 问:确立价值的中心地位对个人有什么意义? 答:确立价值的中心地位能让人明确方向和目标,找到人生重心,获得内心平衡和持久幸福。还有助于整合个人价值结构,领悟生命目的,实现人格完整。 问:当前心理学在感觉和知觉的区分上存在什么问题? 答:当前心理学在区分知觉和认知、感觉和知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且缺乏明确标准。例如,对于同一架飞机不同位置发出声音的感知,难以判断属于感觉还是知觉。 问:心理原理如何定义感觉和知觉? 答:心理原理认为,感觉是对事物本身属性的反应,如判断颜色、味道等;知觉是对事物间具体时空关系的反应,如判断飞机声音位置的远近。二者反应对象不同,在头脑中的心理表征也不同。 问:感觉和知觉的区分对个人和心理学学科分别有什么意义? 答:对个人而言,感觉和知觉的区分意义不大。但对心理学学科来说,若无法解释清楚这类基础问题,会影响其科学性。这反映出心理学可能存在方向问题,进而难以深入研究,无法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问:心理学目前在心理障碍研究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答:目前虽已明确心理障碍的根源,但由于其根源涉及基因层面,人类难以修改基因,所以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此外,心理学发展多年却未得到大众认可,还曾在自闭症研究上出现方向错误,浪费了研究资源,这些都值得反思。 问:生命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能力是什么? 答:生命必须具备对事物本身的反映能力,即区分事物;以及对事物间关系的反映能力,用于确定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对自身的意义。 问:红绿色盲是一种怎样的失认症? 答:红绿色盲是失认症的一种,主要症状是无法区分红色和绿色。 问:视觉共济失调患者有什么表现,原因是什么? 答:视觉共济失调患者能看到物体,却无法抓到,原因是他们不能有效反映自身与外界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问:综合图画失认症的症状和成因是什么? 答:综合图画失认症患者在图画中难以同时看到多个物体,成因是不能有效反映事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问:面容失认症有哪些症状,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答:面容失认症患者无法认出熟人的面容,甚至认不出自己。这是因为患者不能有效反映面部各器官间的精细几何关系,而这是识别本物种成员的特有能力,患者这方面出现了问题。 问:视 - 物失认症是怎么回事? 答:视 - 物失认症患者能看到一些零散的物体部分,但无法准确判断看到的是什么物体。原因是患者不能有效反映外界事物对自己的意义。 问:大脑有一个怎样重要的属性? 答:大脑有一个常被忽视但重要的属性,其蕴含的力量一旦被激发,能改变人生,孕育人生精华和终极价值。 问:灵感的源泉是如何产生的? 答:当人们摆脱外界干扰,拥有自己的思考时间时,大脑会像自然的自组织现象一样,朝着某个目标发展,从而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和作品,这就是灵感的源泉。 问:灵感对创作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在创作方面,好的小说、理论、歌曲等都源自灵感;在社会层面,一首好歌能让歌手成名,一个好发明能引发革命,一部好理论能创造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