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互联_第9章 灵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灵魂 (第1/3页)

    在心理学中,灵魂这一概念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表现,基于实证研究的观察和实验,心理学家通常不会使用“灵魂”这一词语。心理学更倾向于使用更具体的术语,如认知、情感、意识等。然而,在某些文化或宗教传统中,灵魂被看作是个人的精神本质,是所有感觉、思想、意识和情感的核心,包含了人类的生命力和能量,与身体分离存在。在这些传统中,灵魂可能被看作心理学中某些概念的补充或替代,如人格、自我和个性。但在心理学的主流研究范畴之内,灵魂这一概念并没有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如果灵魂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迷失自我。

    一般而言,灵魂的目标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老一辈的人可能缺乏个人灵魂,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他们被思想统一后,被集体要求不停奉献,个人存在价值和闪光点,被集体及官员所抹平。

    我对于灵魂的定义是形体幻觉及自我错觉的共同效应。自我对自我进行感知会产生一个映像,无论是水映还是镜映,这都是一种自我错觉。

    灵魂的基础包括形体感觉(形体情愫)与形体控制(形体绪愫)。当灵魂脱离身体后(失去对形体的控制后),意念和欲望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这说明灵魂只是自我的影子,也是神经电磁脉冲的宏观表现。

    别人的灵魂定义是人类或其他生物的非物质幻像,是心理过程和认知能力的综合体,包括自我意识、心灵、智慧、认知、感知、记忆等方面的集合。

    形体幻觉是一种错觉,通常指人们对于自身身体形态的感知出现了偏差或失真。这种感知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大脑处理信息时的错误导致的。常见的形体幻觉包括身体变形、身体大小失调、身体部位错位等。形体幻觉可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也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一些心理和神经学疾病,如身体形象障碍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也与形体幻觉有关。

    灵魂只是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的统称,是一种自我整体的错觉或错觉体验。这种观点主要源自于现代科学对于人类意识、自我意识、心理和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灵魂是由人类大脑活动所产生的,是人类自身存在的主观感知和认知,而非一个实体或本质。

    意识清醒时,形体幻觉和身体感觉高度合一的一体。身体和感觉我统一为一体,此时形体幻觉在身体重力中心质点。意识清醒时,人们的形体幻觉和身体感觉确实会高度合一,形成一种整体的感知体验。这种感知体验包括身体的位置、方向、大小、形态等多个方面,是人们对于自身身体状态的感知和认知。人们在感知体验中,身体和感觉高度统一,形体幻觉与身体重心的认知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对自身身体状态的完整感知与认知。

    将“阿飘”理解为一个会飘浮无脚的形体幻觉,可以更好地理解意识昏迷时产生的形体幻觉。这种形体幻觉是一种幻体感,是精神与肉体分离后的一种感知体验。在形体幻觉中,人们会感觉自己的身体脱离了肉体,并且可以从俯视视角观察自己的身体。这种幻觉是可记忆的,人们可以回忆起自己曾经产生过的幻觉体验。“阿飘”代表的是这种幻觉中的身体状态,它没有脚却能够飘浮,是一种没有实体的幻体。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幻觉体验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脑死亡后就会消失。

    但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灵魂和自我更多的被视为一种心理和神经生理现象。

    《潜水艇与蝴蝶》是法国前总编辑让-多米尼克·巴比特的自传,讲述了他在中风后只能动用眼睛来与外界交流的经历。潜水艇和蝴蝶在这本书中都是隐喻,分别指代着身体和灵魂。潜水艇是指身体,因为身体需要依靠大脑和神经系统来控制各种运动和感知功能,就像潜水艇需要内部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来保持艇身的稳定和移动。在巴比特的例子中,他的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运动和感知能力,就像一艘失去了控制的潜水艇,只能被动地漂浮在海水中。而蝴蝶则代表心灵或灵魂,因为蝴蝶代表着一种自由、轻盈和美丽的形态,就像灵魂可以在意识的层面上自由地探索和感知外界。在巴比特的例子中,尽管他的身体失去了正常的功能,但他的意识和思维能力仍然保持了活跃,就像一只蝴蝶在空中自由翱翔和想象。通过这种隐喻的方式,巴比特将身体和灵魂区分开来,并强调了灵魂的自由和轻盈是人类精神的核心。

    灵魂是存在感(利我核心)经由库控层人格主副Id后在潜意识层中自我本能级欲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