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慈禧_第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页 (第1/2页)

    《懿妃遇喜大阿哥》档案

    慈禧深知,后宫佳丽如云,可就是没有给皇帝生子的,她想率先生子占得先机,"母以子贵",她可以凭藉生子提高自己在后宫的地位。然而,设想是没有用的,慈禧不能怀有皇子,除了咸丰帝子嗣不旺以外,也可能与慈禧身体疾患有关系。每遇经期,她都会"腰腹胀痛,胸满呕逆"。入宫两年,此病症虽未见恶化,却也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为此,慈禧在太医的帮助下,精心调理。在保留至今的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中记载了诊治时所开的药方:

    懿嫔调经丸:香附一两童便炙、苍朮一两、赤苓一两、川芎三钱、乌药一两、黄柏三钱酒炒、泽兰一两、丹皮八钱、当归八钱共为细末,水发为丸,绿豆大,每服二钱,白开水空心送服。

    这份药方,经当代中医评议,主要是养血调经、行气活血、止痛散淤。足以证明慈禧年轻时患有痛经等妇科疾病。后经不断调治,慈禧"湿饮渐开,胀痛稍减",坚持诊治,"诸症皆好",月经不调之病得以痊癒。

    咸丰五年六月,慈禧怀孕,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生下皇子载淳。从慈禧怀孕到生产,皇帝及后宫所有的人,都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因为这是咸丰帝的长子,也是皇帝迄今为止的唯一继承人。咸丰帝兴奋不已,挥笔写下了"庶慰在天六年望,更钦率土万斯人"。

    《懿妃遇喜大阿哥》档案内页

    咸丰帝高兴之余,更是重奖有功人员。首先,将西直门内新街口二条胡同路北的官房一所赏给慈禧的母亲;其次,慈禧的地位也由此发生了急遽变化。《清皇室四谱》载:"(慈禧)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

    咸丰皇帝《谕后妃》

    第8节:荣为贵妃(3)

    由此可见,因为慈禧诞育了咸丰帝的唯一皇子,她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后宫五级的嫔,而为四级的妃,而为三级的贵妃。因咸丰帝没有设皇贵妃,所以她已经跃居后宫第二位,仅次于皇后。这一年她二十四岁。

    第三,要驾驭皇帝。由于生下了皇子载淳,慈禧位置一越而成为宫中第二,仅次于皇后。按照一般女人的思路与生活轨迹,此时就可以享受这显赫的荣誉,等待儿子继承皇位,做太后。可慈禧不这样想。她不认为她宫中的地位可以高枕无忧,毕竟她当时只有二十四岁。专制体制所赋予皇帝的权力是无所不在的,生杀予夺是他的权力,顺治帝不高兴即可废皇后,而贵妃的立与废应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慈禧要稳固宫中的位置,就必须驾驭皇帝。皇帝是人,他不可避免也有各种各样的习性与缺点,只是看慈禧是不是能充分掌握对手的特性,并加以利用。

    慈禧有一项后宫嫔妃们无人能抵的能力--能读写汉文,这在当时的满族妇女中是极其可贵的。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