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慈禧_第4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页 (第2/2页)

太后的名义颁布懿旨,规定今后光绪帝"所有左右近侍,止宜老成质朴数人,凡年少轻佻者,概不准其服役"(《德宗实录》)。所谓"老成质朴之人",无非是能顺从慈禧的旨意行事的宫中太监,而这些老成质朴的人也确实不折不扣地贯彻慈禧的指示。据德龄《瀛台泣血记》说:"当光绪初进宫的时候,太后就嘱咐那一班服侍他的人,像灌输什么军事知识一样的天天跟他说,使他明白了自己已经不是醇王福晋的儿子了,他应该永远承认太后是他的母亲,除这个母亲之外,便没有旁的母亲了。"

    慈禧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在光绪帝小小的心灵中,逐渐树立起她与孩子之间这种所谓的母子关系。

    其次,立威严。

    慈禧割断了载湉所熟知的醇亲王府一切联繫之后,以威严教育强化他,在光绪帝幼小的心中,强化她绝对权威的形象。为了能够使光绪帝时时依从自己的主张,光绪帝入宫不久,慈禧就不断地折杀光绪帝心中天子至尊的形象。

    第55节:"君臣"母子(2)

    《戊戌变法资料》记载:"西太后待皇上无不疾声厉色,少年时每日呵斥之声不断,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令长跪;故积威既久,皇上见西太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至今每闻锣鼓之声,或闻吆喝之声,或闻雷辄变色云。皇上每日必至西后前跪而请安,惟西后与皇上接洽甚少,不命之起,则不敢起。"

    难道还有人胆敢鞭挞或惩罚至高无上的天子?然而这并非夸张。从1903年开始随侍慈禧身边的女官德龄亲眼见证了类似的事情。德龄在《清宫禁二年记》中记载道:光绪帝"一至太后前,则立严肃,若甚惧其将死者然。有时似甚愚蒙"。"其母子间,严厉之甚,岂若吾徒对于父母者耶?"

    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生母叶赫那拉氏

    光绪帝在成长过程根本体会不到至高无上的帝王、天子所拥有的独断干坤的尊严和君临天下的霸气。入宫后,每逢太后在养心殿召见或引见臣工时,他都必须到场,正襟危坐。前有群臣跪对,后有皇太后垂帘,对于臣下来说,他是至尊天子,而对于慈禧来说,他只是奉命唯唯的"儿皇帝",在他的心里永远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绝对权威、绝对的君主--慈禧,自己的"亲爸爸"。

    第三,传孝道。

    慈禧在断亲情、立威严的同时,还藉助传统伦理道德约束光绪帝,反覆强化孝道教育。

    据德龄在《瀛台泣血记》中说:慈禧为了让光绪帝长大成人后仍然能够顺从她,"特地再三教人去传翁同龢,要他格外侧重孝的教育。除掉把启蒙时所读的《二十四孝》不断地继续讲解之外,《孝经》那部书,也是最注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