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页 (第2/2页)
都有军机大臣相随,因此像隆宗门旁那样的军机处值庐,别处也有。每日摺奏无论是几十件或上百件,一律当天办完,从不耽搁。"密谕"的传递速度,十分可观。只要军机大臣在信封上註明,一日便可行三百里、五百里,甚至"加快六百里",快捷程度,前代罕有。军机大臣掌握机要之事,因此皇帝接见他们时,左右太监一律退出。可是,进出门时不是要掀帘子么?这件事也只得由军机大臣中的末一位来担任,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军机处的值庐是机密重地,不准闲人窥伺。内中使用的杂役人员,都是十五岁左右不识字的幼童,俗称"小么儿"。皇帝经常派人在军机处附近稽查、监视,嘉庆时还传旨:自亲王至满、汉大臣都不得到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说,违者严惩。军机处后院有一扇小门,也特旨堵死,大概是防止有人"走后门"吧! 慈禧联合奕??发动政变以后,奕??一直领导军机处,虽然期间经歷了同治四年慈禧的打压,被革去"议政王"的王位;经歷了同治十二年同治帝的肆意打压,险些革去亲王王位与一切职务。但二十余年的用人行政足以证明奕??不是素餐尸位的庸碌之辈。他练达的能力、相对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外交能力,是慈禧执政中不可缺少的干将,无论慈禧怎样打压他的势力,领班军机的职位一直由他担任,这充分体现了奕??不可或缺的才干。然而面对归政光绪帝时间的迫近,慈禧心中隐忧丛生,她决心在归政前一定将奕??驱逐出权力核心! 第64节:置换军机(3) 慈禧这样做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1)从根本上剷除奕??力量。光绪帝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归政后,自己能否依然操控自如?这是非常令慈禧担忧的。尤其令她不放心的是,奕??统领的军机处是掌管军国大事运作的中心所在,如果自己撤帘归政,谙熟朝政运作的奕??势必如脱缰的野马,到时自己将鞭长莫及,又如何暗操皇权?此时,对于慈禧而言,如果能够组建一个由自己的嫡系组成的军机处,就可以在军国大事的运作上贯彻自己的主意,由此就可以达到自己长久把持朝政,而根绝奕??东山再起的可能。 (2)要切实建立自己独立操纵的军机处。更换军机、免除奕??的职位,留下来的权力空缺正好可以安插慈禧认可的、即使光绪帝亲政以后也不会无视自己存在的亲信宠臣。这样,不仅可以操纵亲信挟持光绪帝继续按照自己的旨意办事,可以保证自己虽撤帘却仍在幕后,保证自己操纵朝局目的的实现。 决心已定,慈禧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了。 三 中法战争进行期间,慈禧找到了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