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页 (第2/2页)
帝而又不被追究,那必须得到慈禧主使或默许。如果没有慈禧的主使,袁世凯岂敢明目张胆地在所进药品中掺毒,并由此获取弒君之罪,他断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因此,如果说光绪帝的死因是被谋杀,那么真正要害死光绪帝的最大嫌疑人就是慈禧。可是,慈禧有必要害死光绪帝吗?假如说光绪帝的死是由于慈禧的谋害,那么对于嗜权如命的慈禧而言,谋害光绪帝的动因只有一个:光绪帝的存在威胁到了慈禧的权力。可对于这段歷史进行考察,似乎光绪帝的存在不仅难以对慈禧构成威胁,相反光绪帝的存在对于慈禧控制权力大有裨益。 第101节:光绪宾天(2) 【加入收藏】 【发表评论】 【文学论坛】 【大 中 小】 袁世凯 首先,光绪帝做皇帝的三十四年间,慈禧自始至终控制着皇权,只是程度略有不同。 光绪帝的皇帝生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光绪元年至光绪十四年 在这一时期里,慈禧以垂帘听政和训政的形式,全权把握皇权,光绪帝事事顺从慈禧的安排,光绪帝的存在对于慈禧的权力没有任何威胁。 2?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 在这一时期,虽然慈禧撤帘归政,但慈禧通过事前请示、事后汇报制度,实现着对光绪帝的强权控制。即使光绪帝已经亲政,他依然难以摆脱慈禧的控制。在光绪帝亲政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严格地说是戊戌变法以前,光绪帝一直恪守这样的权力约定。在此前提下,"母子"之间相处比较融洽。虽然期间也曾出现过甲午战争时期的主战与主和、戊戌变法后期矛盾冲突等等不和谐事件,但慈禧一直能够把握全局。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慈禧轻而易举地发动了戊戌政变,幽禁了光绪帝,血洗了变法,就是明证。 3?光绪二十五年至光绪三十四年 慈禧将光绪帝幽禁在西苑的瀛台,光绪帝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且健康程度也每况愈下。在此期间,慈禧以重新"训政"为名实施她的第三次垂帘,光绪帝已经处于被慈禧肆意摆布的境地。 可以说,在慈禧的强权控制之下,光绪帝的存在对慈禧难以构成威胁。 其次,庚子事变后,慈禧对于列强在华势力的政治干预颇多顾忌。 如果说戊戌政变后,慈禧虽将光绪帝变成囚徒般的皇帝,但光绪帝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影响力,使得慈禧难以在光绪帝的命运安排上恣意妄为,甚至将其置于死地。特别是在经歷了八国联军侵略的沉重打击后,慈禧必须面对的一个残酷事实是:外国公使已由外交的代表而转化为干预中国内政的一种强力,并左右着中国政治潮流的起伏。由此,慈禧的身上则表现出了失败之后对列强的畏惧与抵抗意识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