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9页 (第1/2页)
4?强权面前的无奈 慈禧与八国联军议和以后,列强坚决要求清政府交出主战的官员,而这些人恰恰是慈禧昔日的支持者与同道者,但在外国人的意志面前,慈禧无奈地将他们变成列强的俎上肉。 "端郡王载漪,先撤去一切差使,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復革去爵职,暂交宗人府圈禁,再行发往盛京,永远圈禁。次又改发新疆,永远监禁。末復定为斩监候,因属懿亲,加恩发往极边新疆,永远监禁。 辅国公载澜,先议处停公俸,降一级调用。復发往新疆永远监禁。末復定为斩监候,因属懿亲,加恩发往极边新疆,永远监禁。"(《天津拳匪变乱纪事》) 诏旨的屡屡更改和处分逐渐加重,正说明慈禧在列强咄咄相逼的压力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其结果是为了维护一己之私利,便产生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奴颜和谀态。有一件事情的记载,特别传神。1902年2月3日的《泰晤士报》报导过前此两天慈禧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 "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清末民初政情内幕》) 这"后悔莫及"的表述或许是慈禧的一种反思,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经歷了庚子之变以后,慈禧不敢断然无视列强对其决策的干预。因此慈禧不会轻易地在列强的注视之下贸然害死光绪帝。 5?慈禧放弃了废帝计划 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二十日(1901年11月30日),慈禧在从西安返回北京的途中,发布了一道懿旨:"溥儁着撤去大阿哥名号,立即出宫。"(《光绪朝东华录》) 慈禧为什么要突然废除大阿哥,而放弃自己苦心经营的废帝计划?因为溥儁顽劣成性。自从溥儁被接入宫以后,在慈禧的庇护下,其行为荒诞不经,即使是随同慈禧逃往西安期间,他依然"顽劣日甚,时与宦官等私出冶游,甚至在宫中拔取皇后之簪珥以为戏乐"(《清鉴辑览》)。因此,在其父载漪已成为慈禧必须惩罚的对象时,溥儁也就势必成为是慈禧政治棋局上的弃子。或许,慈禧认为利用光绪帝傀儡的地位,对自己的专权更为有利。从西安回到北京以后,慈禧每每临朝或接见外国使臣时,她总是把光绪帝拉去作为陪衬,发布政令也依然利用光绪帝的名义。 第102节:光绪宾天(3) 【加入收藏】 【发表评论】 【文学论坛】 【大 中 小】 三 有两份档案材料是我们研究光绪帝死因的重要史料: 第一,光绪帝的医药档案。中国第一歷史档案馆公开了官藏的歷代清宫医案,关于光绪帝的脉案十分齐全,特别是他临终前半年病情加重的阶段里,诊断记录和服药经过尤为完整。 光绪皇帝用药底簿 第二,光绪帝自述的《病原述略》。这是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