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0页 (第1/2页)
在德龄离开清宫之前,光绪帝倾吐了自己的苦衷: "我没有机会把我的意思宣布于外,或有所作为,所以外间都不大知道我。我不过是替人做样子的,后来再有外人问你,只告诉他我现在所处地位实在的情形。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做主,不能如我的志。"(《清宫禁二年记》) 这是怎样的悲苦!这是怎样的无奈!一切理想都已经破灭。光绪帝已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过是体现了慈禧这位"皇爸爸"权力上的需要罢了。 从此以后,光绪帝的病日益加重,直至光绪三十四年,宫中御医已无良方起此沉疴。 四 第103节:光绪宾天(4) 【加入收藏】 【发表评论】 【文学论坛】 【大 中 小】 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她在光绪帝病情日益加重期间,慈禧是喜还是忧。但从这一期间军机处下发的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慈禧确曾採取了一些措施,为光绪帝治病。 慈禧、光绪用药底簿 第一,遍求天下名医。从光绪三十四年春天开始,军机处又不断下发文件,徵召天下名医急速来京为皇上诊治。于是,先后有陈秉钧、曹元恆、吕用宾、周景涛、杜钟骏、施焕、张鹏年等名医来京。但经过名医的诸多诊治,病情非但不见好转,且越来越重。 第二,遍寻天下名药。光绪三十四年的八月,军机处电告各地迅速提供上等名药,其中有广陈皮、甘枸杞、川续断、苏芡实、北红参、苡米、桑寄生、杭白芍、茯苓等纷纷被送至京城。 此时,我们很难判断慈禧这些举措背后的真实目的。或许,在光绪帝病情加重的危殆时刻,为了昭示天下自己宽厚仁爱的特性,虚应故事,装装门面;或许,三十四年的"母子"感情,驱使她在光绪帝病情渐进发展的时候,母性的情怀不由得在潜意识中奔流而出,三十四年的感情积淀,使她无法坐视"儿子"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于不顾,在慈禧的人性中,在女人慈禧与权力慈禧之间,女人慈禧在这一刻稍占上峰;或者以上两者兼而有之。 然而,慈禧的努力并没有挽回光绪帝年轻的生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子时,光绪帝进入生命的弥留状态。御医张仲元等人诊得: 青玉德宗景皇帝谥宝 "皇上脉如丝欲绝。肢冷,气险,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谨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 随后,又经御医多方努力,却回天无力,终于在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下午五时三十三分),光绪帝走完了他三十八年的人生歷程。着名学者朱金甫、周文泉通过对档案资料的研究得出了其死亡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