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页 (第2/2页)
立功的,提前4个月释放。』姑娘又笑了,说:『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你不像坏人。』这句话,把他的眼睛说湿了。这一宿,他睡得很香。 第二天早晨,王同山早早起床,他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后走了。他来到了平江区司法局,一位姓蒋的同志接待了他。他对人家说:『吃过早饭,现在兜里只剩1元钱了,现在想找个地方住,想有份工作。』蒋同志说,你去桃坞司法所吧,你应该归他们管。于是,他来到桃坞司法所。郑庆吉所长听了他的诉说后,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对他说:『你先克服几天,然后,我们想办法给你办个最低生活保障。』他说:『郑所长,我还没户口呢,我当了42年的黑人了,过去他们说给我办,可是,后来把手续给弄丢了。』郑所长说:『你放心,我很快给你办好。』春节过后的七八天,郑所长找到王同山,对他说:『老王,户口办好了,你快去公安局照相,我给你办身份证。』王同山有点不相信,42年的『黑人』说有户口就有户口了?郑所长说:『老王,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照相?』照完了相,身份证也就办下来了。郑所长说:『我用最快的速度把你的低保办下来你信不信?你的一切都是特事特办,一点也不能耽误,你和我们是一样的平等。对你,我们事事都要讲究人性化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这是十六大精神,也是新宪法的精神。你就等着看吧。』果然,郑所长把他的最低生活保障办下来了,从2月份开始,王同山每月可以拿200多元的生活费了。郑所长还答应给他找个工作呢!社区的大妈大婶帮助他租了一间老房子,同时,给他送来了被子、褥子。」 上面这篇文章,与王同山对我的谈话,以及王同山本人的日记记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这也许是某些传闻又加了虚构。不过,不管上面的文章内容是否淮确,都可以看出王同山这次回归社会,他已经得到了包括司法局和司法所的信任,特别是王同山在医院里逗留期间又与护士有过对话,真是比生活中的真实又形象化了一步。 就在报社接连收到许多非议,甚至含有指责的群众来信时,有一天,《江南时报》忽然又接到一位姓曹的读者打来的电话。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只是关心地打听王同山的近况。曹先生对记者说:「关于『神偷王』的6篇连续报导我是每天都坚持看,通过你们的报导,我对王同山的经歷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十分同情王同山的遭遇。有王同山相同遭遇的人也许不止他一个,贵报对他的注意和报导,肯定会对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一个活生生的事例,会让整个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有个最真切的认识。只有认识了,才会做到真正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