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页 (第2/2页)
会。 但不久便听到陈胜被击溃的消息,召平失去了主意,加上军中粮秣即将用尽,让召平有点心慌。 「听说项燕的儿子也在吴中起兵了!」 这个消息对召平来说太重要了,虽然要渡过长江到南岸去相当困难,但他仍勉力而为,率领部属进入江南。 只是怎么样去面对这英雄名将的后代呢?这么微薄的兵力,让召平觉得很没有面子。基于读书人的自尊,他日夜动脑筋想办法,最后他决定冒充陈胜的特使,假装拥有陈胜的命令,前来拜见项梁。 项梁纳编张楚军的力量 在会稽郡起义的项梁、项羽叔侄,由于离秦国的中央最远,势力的扩展也最为成功。 不久,他便拥有整个会稽郡,但并不急着称王,仍以秦国官吏郡守的称唿来执行统治权,由此可见项梁是位思考审慎的领导人物。 首先他派出勇勐的侄儿项羽,南下收编江南地区的义军,自己则坐镇会稽郡的吴中,以监视江北情势的变化。 「迟早要北上和秦军拼命的,但在这以前,一定要有足够的粮秣,否则就很难收编流窜各地的义军。」 江南是鱼米之乡,又未波及到战火,是最佳的粮仓所在地。 项羽在这方面作得相当成功,他合併了8000多人兵力,使项梁的声势壮大不少。 陈胜定国为张楚,并自称陈王时,项梁虽颇不以为然,但他只冷静评估,未作出任何反应。因为他深知任何错误的表态,都会影响自己未来在义军中的声望。 陈胜失败以后,景驹自封为楚王,更引起项梁很大的反感: 「这小子,毫无来头,竟自称楚王?」 「身为项燕之子,我才是最有资格称楚王的人!」 心里虽这么想,但项梁直觉时机未成熟,不宜作任何表态。 就在这时候,召平渡江前来投奔。 他自称东陵侯,并且是陈胜的特使。 项梁倒不在乎陈胜的地位,但这位最早起义的英雄,在江北义军心中倒有着一定声望,应好好利用,让自己得以最快速度成为义军领袖。 因此,项梁认为召平这条线,值得好好运用。 召平其实也相当地担心,名门之后的项梁不会把陈胜放在眼里,搞不好还因此更为看轻了自己。 不过,召平也想试试这位自称名将后裔的项梁,气量到底如何? 当他看到项梁相当恭谨地颇当一回事来迎接自己时,心中相当感动,便决定为项梁尽一份心。 坚强的抗秦阵容 项梁颇喜欢召平的斯文及渊博学识,因此相当认真听取召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