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大赢家:刘邦大传_第4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页 (第1/2页)

    召平也认为项梁不宜自封楚王,以免有楚王后裔出现时的尴尬场面。他建议假陈胜之命令,对封项梁为上柱国(楚国最高官职,相当于宰相)。

    项梁也高兴地接受这个官职,让自己更是师出有名的渡江北上,收编江北义军以对抗秦军。

    这一招果然非常有效,首先响应项梁行动的是东阳县的义军领袖陈婴。

    陈婴是东阳县令手下首席官吏,个性宽厚恭谨,因此地方上的声望颇高。东阳县青年子弟响应叛军,杀害县令,以群龙无首,将造成县城内秩序大乱,乃公推陈婴为领导者,集结有两万余兵力。

    但陈婴的老母亲极力反对,她向陈婴表示:

    「自从我嫁到你家来,从未听说你们陈家的祖先中有大贵者,如今你突然暴得大名,若非天命,恐将有大不祥。不如找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当领袖,附属于他,大事成犹可封侯,万一事败,也比较能苟存下来。」

    陈婴评估自己的个性,也认为的确没有为「王」的资格,便召集地方长老领袖表示:

    「会稽郡的项梁,据说是名将项燕之子,项氏世代名将辈出,在楚地声望很高,如今想举大事抗秦,非他为领袖不可。如果能由他作领导者,我相信秦国必亡,楚国的復兴不远了。」

    于是将兵力全归属项梁节制,使项梁的北征军团实力大增。

    英布也在这段期间,结同伙伴蒲将军,率领他们的义军并属于项梁系统。

    像这样来归併的大小义军颇多。不久,项梁的北征军团便高达6、7万人,大本营设置在江北的下邳。

    对项梁势力的暴增并挥军北上,最为不安的是楚王景驹和他的后台支持者秦嘉。因此,他俩立刻将主力部队集结在彭城东边,以阻挡项梁势力向北发展。

    由于以上柱国官职自称而未封王,反而合乎了楚国正统王室的礼仪,因此项梁获得大多数楚国长老的支持,声势远在景驹之上。

    项梁乃乘势对楚军将领们宣称:

    「陈王(指陈胜)最早率众起义,但因和秦军作战不利,生死不知,而秦嘉居然背叛他,更立景驹为楚王,实质上及名义上都不合理,此乃大逆不道之行为,应共击之。」

    在楚地各部落长老号召下,景驹的阵营立刻众叛亲离。项梁乘机全力攻击,秦嘉被迫撤军退至胡陵,仍被追及,只得回头奋战,兵溃被杀。景驹逃至梁地,也为乱民所杀。

    项梁收并秦嘉及景驹残余集团,楚军自此全归项梁节制,成为抗秦军最庞大的一股力量。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