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大赢家:刘邦大传_第5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页 (第1/2页)

    所谓的「关」,是狭隘的山岭缺口,只要少数兵力防守,再多的大军都由于攻击面太小,根本发挥不了攻势力量。所谓「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便是形容这种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

    如果以行军的速度而言,西面的函谷关外,地势平坦,较易掌握。只是函谷关外的洛阳盆地及荥阳等粮仓,一向是章邯军团的大本营,除非能击溃章邯军,否则想由此攻向函谷关比登天还难。

    这时候,章邯的声望如日中天,就算宋义亲自出马也得小心谨慎,因此这条攻入关中的路线,并不被诸将所看好。

    但项羽由于痛恨章邯杀害项梁,一直急着想报仇。他所以听从范增建议,退居次将位置,便在取得实际率军攻打章邯的机会,因此他独持异议地主动建议争取这条路线。

    宋义既取得军权,心中对「项家军」也难免有所愧疚,所以也同意由项羽担任此主力出击的任务。

    但这条战线,势必先和章邯军团对决,是用硬碰硬的策略,因而尚需派出一支别动部队,由武关威胁关中地区,分散秦军防卫,也可减轻和章邯决战时的压力。

    宋义对章邯的战术有深入研究,对章邯擅长快速集结军力的本领颇为警惕,因此他认为西征军团的作战力,也必须有相当威胁作用,可以加重章邯集结主力的困难,让预计攻打函谷关的主力部队压力较小。

    楚国的长老们商议,楚国的主力大多属项梁统辖,包括英布和蒲将军的游击部队,都明显有亲「项家军」倾向。吕臣的军队必须戍卫中央,其余较具独立性的小军团又必须归宋义统领,因此真正能动用又具有独力作战能力的将领和军团并不多。

    正在伤脑筋的时候,突然有人灵机一动提到了刘邦。

    宽大长者,未来劲敌

    在楚怀王周围长老的心目中,刘邦属亲「项家军」派。他投奔项梁后,接受编组成副军,后因表现良好,常奉命随同项羽打先锋。但他到底不是「项家军」嫡系,而且个性温和,能够协调,本身立功又多,在楚军中声望还不错,因此拉拢他来对抗项羽,未尝不是好办法。

    加上刘邦出身不高,就算「养」大了,对楚国贵族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

    因此他们联名向怀王建议道:

    「项羽为人剽悍,个性残忍,曾受命攻打襄城,破城之日活埋襄城投降秦军,无一倖免。以往他攻打的地区,也都残杀过重,因而在秦国军民心目中,是位兇残恶棍。况且西征所经途中,过去均是楚秦会战的重要战场,陈胜和项梁在这地方也遭严重反抗而失败,如再派项羽前往,势必会遭到更顽强的反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为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