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页 (第2/2页)
军关中这样庞大的军事行动上缺乏规划。 「为什么不集中全力,向关中挺进呢?那里摸摸,这里跑跑,虽说是为了粮秣,也不用如此浪费时间啊!如果让项羽抢先进入关中,才真是不值得呢!若真是那样,日后沛公将只能成为项羽麾下一个小集团而已。」 这个时候,正好有另外一旅赵国军团,由一位叫作司马卬的将军率领,也前来攻打颖川地区,并打算在此渡过黄河北岸攻打关中。 刘邦居然主动和司马卬合作,攻击洛阳东边地区,并和前来迎战的秦军会战于洛阳城的平野,刘邦等不能取胜,乃往南撤退到辗辕关上。 张良实在无法忍受刘邦这种毫无目标的战略,便将游击队交付韩王和韩国将领们,只身前往刘邦营地。 刘邦见到张良,真是高兴极了,尤其是张良对全盘战略提出的的观点,更让他茅塞顿开。 刘邦想:干脆把全盘规划全委託给张良,自己只要依照他的计划行动便可以了。 对刘邦的信任以及过分热情的表现,外表冷静的张良,内心一定非常感动,他暗下决心要一辈子为刘邦的知遇奉献心力。 虽然刘邦的出身不高,但他现在的地位已和项羽平行,成为叛军集团的两大领袖之一。因此这样毫不摆架子地承认自己的无能,的确让身为智囊的张良感触良多。 张良劝告刘邦,不必在颖川逗留了,将这件工作交给司马卬即可。刘邦的主力部队宜急速西向,攻打主要目标关中。 宽宏战术,秦军丧失战志 张良建议刘邦先行南进,因为南方的诸小城守备较弱,容易攻陷,可以增加自己的声势。 刘邦和司马卬很明显打算强攻函谷关,张良却不贊成这种硬碰硬的策略,他不想和挡在函谷关前的章邯军团敌对。 「那是项羽的工作,没必要跟他抢!」 「迴避函谷关,改道攻打武关吧!」 这条途径,均属原韩国境内,张良对此比较熟悉。 二世皇帝三年夏六月,刘邦的主力部队南下,和南阳守将齮的部队战于犨东,结果刘邦军获胜,秦将退入宛城,准备坚守。 刘邦想起在开封时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这次他也准备放弃宛城,急速西行。 「不可以,这样太危险了。」 在后方幕僚营区的张良,闻讯立刻赶来阻止。 「沛公,我们虽急着入关,但目前挡在前面的秦军尚很多,并且是据险而守,如果这样轻易的跳过宛城,万一前面发生苦战,宛城的秦军倾巢而出,从后面截断我们的后勤路线,甚而夹击我们,而前面又有强大的秦军,这将使我们陷入空前的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