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第1/3页)
颜紫绡对宋良箴说:“这位姐姐你猜是谁?原来她是你的亲戚。姐姐别慌,咱们忙了这么久,身子都乏了,先坐下慢慢说。”大家依次落座。紫绡接着说:“刚才我从这儿出去,走到半路,突然碰到这位姐姐。问了她的姓名,原来她姓燕叫紫琼,是河东人,从小跟着哥哥学会了剑术。如今因为丈夫有难,特地奉母亲的命令前去营救。她也问了我的姓名,我把来意告诉了她。没想到她丈夫正是宋公子,所以我们一起赶到前面。我迎头拦住熊大郎,和他打斗,紫琼姐姐趁机把公子救走了。我打了几个回合,撇下熊大郎,追上紫琼姐姐,把公子送到燕家村,交给了太公和夫人。因为听说那儿的官兵正在搜捕余党,家家户户不得安宁,所以我和紫琼姐姐赶来,和诸位姐姐商议一个长久的应对之计。”三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紫琼问了众人的姓名,再次行礼,大家都感叹这奇妙的相遇。 红蕖问:“公子之前住在宋府,如今藏在燕府,不是挺妥当的吗,为什么还要商议长久之计呢?”紫绡说:“现在宋、燕两村都在到处搜捕余党。那熊大郎今天弄丢了公子,怎么可能善罢甘休,肯定还会回到原处搜捕。一旦打听到公子是燕府的女婿,哪会不去严查?况且这是钦命要犯,就算要闯进内室,又有谁敢阻拦?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可关系重大,所以不能不提前谋划。现在看来,除了远走他乡躲避,没有别的好办法。不知道良箴姐姐有没有安置你哥哥的地方?”燕紫琼说:“良箴姐姐一直藏身的地方既然没人知道,可见住的肯定是偏僻的乡下,为什么不请公子先到你府上暂避一段时间,这样不是更放心吗?”良箴听了,忍不住流下泪来说:“姐姐哪里知道我的难处!自从父亲遇难,我逃到他乡,虽然脱离了危险,却也是九死一生。后来逃进尼姑庵,住的地方,不瞒嫂嫂说,面积不到一丈见方,起居坐卧、饮食等所有活动都在里面。一年到头只能看到星月的光,见不到太阳。因为住处离闹市近,白天常有游人,所以门总是紧紧反锁着;只有等到夜深人静没人的时候,才敢悄悄走出庭院;到了白天,又被锁在里面。天天如此,过了八年,我都快忘了太阳是什么样子。去年要不是闺臣姐姐帮忙,我恐怕就只能在那狭小的房间里困死了。如今虽然稍有生机,但我自顾不暇,哪能再有地方安置哥哥呢?” 闺臣说:“紫琼姐姐府上既然难以藏身,不如先到岭南,暂时在我家躲避一段时间,还有我家兄弟可以照应;等风头过去了,再回燕家村,这也是救急的办法。”红蕖说:“这个办法绝对不行。昨天九公打听到太后有‘特命天下大臣访拿’的旨意,既然命令天下访拿,岭南怎么会不搜捕呢?况且今天被劫走了人,明天通缉令就会传遍天下,搜捕肯定会更加严密,姐姐府上怎么能藏身呢?要是事情败露,不仅公子白白送命,还可能牵连到很多人。依我看,不如我写一封信,让公子去投奔小瀛洲,和我哥哥在一起,岂不是很好?” 紫绡说:“姐姐说得非常对。他们是郎舅至亲,在一起彼此也能照应。事不宜迟,就请你写信,好让紫琼姐姐趁早护送郎君上山。”紫琼听了,不觉害羞地说:“诸位姐姐的计策虽然好,但宋公子病得很重,现在昏迷不醒,而且离小瀛洲很远,我一个人怎么能完成这么大的事呢?还得麻烦紫绡姐姐一起帮忙照应,才不会有疏忽。”紫绡说:“去小瀛洲还有几百里路,咱们往返虽然速度快,但现在天已经快亮了,怎么能马上就回来呢?姐姐既然要我一起去,闺臣姐姐这边就只管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明天我们在前面的客店会合就行了。”闺臣说:“既然这样,不如我们在这儿耽搁一天,等姐姐回来一起出发,也不算晚。”当时红蕖写好了信,交给燕紫琼,紫琼就带着紫绡,告别三人,腾空而去。 不久天亮了,闺臣假装生病,不能动身,在店里住了一天,到了晚上仍然和红蕖、良箴一起守候。三更时分,紫绡才回来。良箴说:“连日来姐姐为了我哥哥的事,多次辛苦奔波,我实在过意不去。送到小瀛洲了吗?”紫绡说:“今早我和紫琼姐姐到了她家,见到叶氏夫人,把上面的事说了。夫人和太公再三商量,虽然放心不下,但因为事情危急,无可奈何,只好勉强答应。到了晚上,我和紫琼姐姐把公子送到小瀛洲山寨里,把信放下,就马上回来了。”闺臣问:“那燕家姐姐呢?”紫绡说:“紫琼姐姐也要上京应试,知道诸位姐姐去应试的消息,心里很高兴,想结伴同行。她家就在前面的燕家村,咱们去的话,肯定会从村前路过,所以紫琼姐姐先赶回家准备酒饭,好招待大家,还让我回来转达她的意思。姐姐觉得怎么样?”闺臣说:“我巴不得多几个姊妹,路上才有照应。现在紫琼姐姐有这个想法,明天路过燕家村,自然要去约她。” 第二天收拾好行李出发,走了五十里,到了燕家村,早有燕家的仆人和丫鬟前来迎接。众姊妹进了燕府,见到紫琼,彼此行礼,并拜见了叶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