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3/3页)
来。小良急忙喊道:“中计了!” 掉转马头就跑,反而把大良的后队冲乱,大家立足不稳,一起奔逃。公孙戴仲和公子元合兵一处,乘胜追击。大良吩咐小良在前开路,自己在后面断后,边战边退。落在后面的戎兵都被齐兵擒获斩杀。 戎兵逃到鹊山,回头一看,追军已经渐渐远去,这才喘了口气。他们正准备埋锅做饭,山坳里突然喊声大作,一支军队冲了出来,为首的喊道:“郑国上将高渠弥在此!” 大良、小良慌忙上马,无心恋战,夺路而逃。高渠弥在后面紧追不舍。大约跑了几里路,前面又传来喊声,原来是世子忽率领军队杀到,后面公子元也率领齐兵赶到。他们把戎兵杀得七零八落,四散逃命。小良被祝聃一箭射中脑袋,从马上坠落而死。大良单枪匹马突出重围,正遇上世子忽的戎车,他措手不及,也被世子忽斩杀。这一战,郑军生擒了三百名敌军头目,杀死的敌人不计其数。世子忽把大良、小良的首级以及敌军头目,都解送到齐侯的军营前献功。 齐僖公满心欢喜地说:“若不是世子这般英勇,戎兵怎能这么快就退去?今日国家得以安宁,全是世子的功劳啊!” 世子忽谦逊地回应:“不过是偶然尽了点微薄之力,何必如此过奖呢?” 于是,僖公派遣使者去阻拦鲁国和卫国的军队,免得他们长途跋涉。同时,僖公下令大摆筵席,专门款待世子忽。在宴席上,僖公又提及:“我有个小女儿,愿许配给世子,侍奉左右。” 世子忽再三推辞。 宴席结束后,僖公让夷仲年私下对高渠弥说:“我们国君仰慕世子的英雄气概,希望能结为姻亲。之前派使者去说亲,没有得到应允。今日国君亲自跟世子说,世子还是执意拒绝,不知是何缘故。大夫若能促成此事,我愿献上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作为酬谢。” 高渠弥领命,去见世子忽,详细说明了齐侯对他的倾慕之情,并劝说道:“若能成就这门婚事,日后有齐国这样的大国相助,对郑国而言也是美事一桩。” 世子忽却坚持道:“过去太平无事的时候,承蒙齐侯想与我结亲,我都不敢高攀。如今奉命救援齐国,侥幸取得成功,就娶亲回国,外人必定会说我是倚仗功劳求娶,我又该如何自证清白呢?” 高渠弥再三劝说,世子忽始终不答应。 第二天,齐僖公又派夷仲年来商议婚事,世子忽推辞说:“没有禀告父亲的命令就私自成婚,这是有罪的。” 说完,当天就告辞回国了。齐僖公恼怒地说:“我女儿如此优秀,还怕找不到好夫婿吗?” 再说郑世子忽回到国内,将拒绝婚事的情况禀报给庄公。庄公说:“我儿能凭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不愁没有好姻缘。” 祭足私下对高渠弥说:“国君有众多宠妾,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亹三人,都有觊觎君位的心思。世子若能与大国结亲,还能借助大国的力量作为援助。齐国主动议婚,即便世子之前无意,也该顺势答应。怎能自己剪掉这有力的羽翼呢?你这次随行,为何不劝谏世子呢?” 高渠弥无奈地说:“我也劝过了,可他不听,我又能怎么办呢?” 祭足听后,叹息着离开了。髯翁写诗专门评论世子忽拒绝婚事这件事:“丈夫作事有刚柔,未必辞婚便失谋。试咏《载驱》并《敞笱》,鲁桓可是得长筹?” 高渠弥向来与公子亹交情深厚,听了祭足这番话,两人更加密切往来。世子忽对庄公说:“高渠弥与公子亹私下勾结,来往频繁,他们的心思难以捉摸。” 庄公就把世子忽的话,当面斥责高渠弥。高渠弥矢口否认,转身就把这事告诉了公子亹。公子亹气愤地说:“我父亲本想用你做正卿,却被世子阻拦。如今他又想断绝我们两人的往来。父亲在世时都这样,等父亲百年之后,他岂会容得下我们?” 高渠弥安慰道:“世子性格优柔寡断,成不了大事,公子不必担忧。” 从此,公子亹与高渠弥与世子忽之间产生了嫌隙。后来高渠弥杀死世子忽,拥立公子亹,根源就在于此。 再说祭足为世子忽出谋划策,建议他与陈国结亲,与卫国修好,他说:“陈、卫两国如今关系和睦,若郑国能与它们形成鼎足之势,也足以巩固自身。” 世子忽觉得有理。于是,祭足向庄公进言,派遣使者前往陈国求婚。陈侯答应了。世子忽亲自前往陈国,迎回了妫氏。与此同时,鲁桓公也派使者到齐国求婚。只因齐侯将女儿文姜许配给鲁侯,又引出了许多后续的故事。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